【施政报告】社协促改善基层住屋环境 板间房户:难忍木虱宁瞓街

撰文: 吴倬安
出版:更新:

社区组织协会联同数十名基层巿民到政府总部请愿,就《施政报告》提出十四项政策建议,涵盖房屋、医疗、人口政策等范畴,包括要求每年兴建最少3.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缩短基层“上楼”时间。有住板间房的请愿者表示,现时居住环境恶劣,房间满布木虱,有时因难以忍受,宁愿当回露宿者“瞓街”。

参与请愿的巿民包括板间房户、长者、中港分隔的单亲家庭等。社协提出十四大政策建议,包括要求每年兴建最少3.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等。(卢翊铭摄)

参与请愿的巿民包括板间房户、长者、中港分隔的单亲家庭等。社协提出十四项政策建议,包括要求每年兴建最少3.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落实全民退休保障、增加长者医疗券金额、设立累进利得税以拉近贫富差距、修订法例保障新移民免受歧视等。

住在板间房的示威者批评,政府修改非长者单身人士的公屋轮候制度后,令他们“上楼”遥遥无期,只能住在满布木虱的板间房,有时更因难忍木虱来袭,宁愿当回露宿者“瞓街”,故他们促政府增建公屋和检讨计分制,以助基层巿民“上楼”。

韩女士(左二)称,昐能够早日取得本港身分证,留港照顾女儿和工作,自力更生。(卢翊铭摄)

另外,目前七十五岁或以上、符合特定资产门槛的长者生活津贴受助者,可免费享用急诊室服务。有人年长示威者希望,政府能将有关年龄限制下调至65岁,以减轻长者沈重的医疗负担。

请愿中亦有中港分隔的单亲家庭表达诉求。来自内地的韩女士与一名港人结婚,育有一名就读小四的女儿,惟6年前与丈夫离婚,自此需与女儿中港分隔,只能以双程证来港,与女儿聚少离多,而且不能在港工作,令她们生活困苦。韩女士昐能够早日取得本港身分证,留港照顾女儿和工作,自力更生。

有住在板间房的居民表示,政府修改非长者单身人士的公屋轮候制度,令他们“上楼”遥遥无期,只能住在满布木虱的板间房。(卢翊铭摄)

团体其后将请愿信交予特首办后离开。社协社区组织干事吴卫东表示,希望特首林郑月娥能在《施政报告》回应有关诉求,解决本港的深层次矛盾和贫富悬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