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荧光产品热销 飞碟、波棒糖花款多 环保问题市民少理
明日(4日)就是中秋佳节,市民在赏花、赏月、赏秋香之际,总会挥动仅有数小时“生命”的荧光棒。近年环团已多番呼吁市民不要再玩毒害环境的荧光棒,但市民一于少理。《香港01》记者到深水埗视察,荧光棒仍是热销中秋热销商品,款式推陈出新,有荧光飞碟,也有荧光波板糖,无论是出售荧光棒的商户,还是购买荧光棒的市民,都以“一年一次”为由,忽略荧光棒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结束一桶专弃”成员Celia Fung与其他环保人士自2014年起,呼吁市民不要再玩对环境有毒、难回收的荧光棒,但成效不彰。《香港01》今午到深水埗福荣街视察,中秋前夕,几乎所有玩店都有售卖荧光棒,两筒100支荧光棒售27.8元, 平均每支售价低于3毫。除了基本的单支装荧光棒外,同场还有由多支荧光棒拼砌成的“波棒糖”、头饰和飞碟等玩具。有玩具店东主称,荧光棒销情与往年相约,料中秋正日是销量高峰。被问及是否知道荧光棒危害环境,店主表示从未听闻:“一年一次,唔紧要啦。”
家长:不知道荧光棒对环境影响
中午时份,前往选购荧光棒的市民络绎不绝,两子之母的林太花了约50元选购荧光棒,她指小朋友爱玩荧光棒,因为能增添节日气氛。被问及会否担心影响环境,林太称,两名小朋友一年才玩一次,应该对环境影响不大,但会多加留意有关资讯。
经过三年努力,却换回市民指称:“一年一次,唔紧要啦。”Celia指,她本以为自己铺天盖地宣传荧光棒的祸害,市民已经知道有关讯息,但似乎港人仍未觉醒:“玩荧光棒只为一秒、或数小时的欢愉,但却造成地球永久破坏。污染是积少成多,消费者愈买,商家愈卖。”Celia建议,家长应身教子女有关荧光棒的祸害,绝非“一年一次,唔紧要啦”。
一小时才清理40支荧光棒 浪费资源
Celia最早是从维园收集市民丢弃的荧光棒,试图清走当中的化学液体,再回收。不过,集3人之力,用了1小时才解决了40支荧光棒,其间还制造的“额外”废物,包括三对未能再回收胶手套、一个承载过化学液体胶杯、一杯化学液体及一堆高度危险的玻璃碎。结论是,要回收荧光棒,根本就是“嘥人力物力嘥时间嘥精神嘥资源”。
Celia留意到,玩荧光棒多以小孩为主,她期望教育从幼稚园和小学开始,包括即场拆解荧光棒,令小朋友知道荧光棒的成份及对环境的影响。
周浩鼎去年曾吁玩荧光棒 最终要道歉
去年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周浩鼎在Facebook直播,呼吁市民不要煲蜡,并以荧光棒代替,结果惹来大量网民“嬲嬲”,批评周浩鼎与社会脱节。周浩鼎最终就事件表示“唔好意思”:“想讲声唔好意思,日后会多加注意,希望不会发出错误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