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水风波】葵联邨外墙喉管更换后 食水含铅量仍超标5.4倍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政府今年1月向部份受影响的屋邨,包括葵联邨安排作试点计划,其中联逸楼部份的单位外更换外墙喉管后,食水化验后含铅量仍超标。(资料图片)

食水含铅事件发生大半年,政府终在今年1月向部分受影响屋邨安排作试点计划,更换外墙喉管。但葵联邨联逸楼部分单位更换外墙喉管后,水样本化验仍然含铅,有单位含铅量超标5.4倍,每公升达到64微克,属未能安全饮用。亦有单位验出含镍量每公升达167微克,比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每公升水70微克,超标1倍多。葵青区议员吴剑升表示,由于只更换了外墙喉管,而单位室内喉管仍未更换,暂时未看到食水含铅情况有改善。

葵联邨联逸楼共36个单位于2月中完成外墙喉管更换,惟室内喉管仍未有方案解决。当区区议员吴剑升表示,3月4日抽取其中3个单位不经过滤器的水样本,化验结果一如所料,其中两个单位验出含铅量超标,情况较轻为每公升水含铅量11微克,最严重为每公升水含铅量高达64微克,超标5.4倍。另一单位未验出含铅,但每公升水含镍量却达167,比世卫标准超标1倍多。吴剑升指,由于没法抽取外墙喉管的食水化验,及更换前未有向住户进行食水化验,故难以做出对比,但他相信食水含铅情况仍未改善。

政府早前称,预计今年底前只能更换葵联邨的2座大厦公共喉管,但单位内的喉管更换则未有方案及时间。葵联邨受铅水事件影响的联逸楼及联悦楼,共1,500个单位涉及4,000居民。吴剑升指,铅水事件严重影响居民日常起居生活,仍有居民需自费购水,而政府早前向部分居民表示会提供免费验血服务,也有居民前往公立医院进行验血,却被告知需要收费。他促请政府应尽快为受影响屋邨全面更换食水喉管,及厘定赔偿方案,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及承担事故责任。

联逸楼24层至32层共36个单位,于今年2月中王城外墙喉管更新(红色标示),惟更新后仍验出食水含铅。(区议员吴剑升提供)

房署:未更换单位内喉管

房屋署回复指,承建商于今年1月4日在联逸楼的公用地方展开的试点工程,并没有接驳至单位内,现阶段暂无需要在单位内进行验水。

另外,在3月14日已展开葵联邨二期更换公用地方不合规格的喉管,下一阶段才更换单位内的喉管。完成更换喉管工程后,会要求承建商按水务监督规定的水样本,包括公用地方及单位内的测试参数,测试食水样本的水质,包括食水的含铅量。而受影响屋邨居民可继续透过街喉、临时楼层供水系统和滤水器得到安全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