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25万未补价居屋放租政纲“找数” 林郑施政报告拟交代详情
继鼓励私楼业主提供闲置单位、引入拓展组合屋等构思外,全港约25万个未补价居屋日后亦有机会“松绑”,可出租予有需要家庭,协助照顾基层住户之余,亦可加强居屋市场流动性。消息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月公布其首份《施政报告》时,将会为她在竞选特首时提出的这项试验计划,交代进一步详情,而纵使有关计划涉及修改《房屋条例》,但因泛民及建制派主要政党普遍支持有关政策方向,料遭遇阻力机会不大。
平衡业主利益及受助者负担能力
林郑月娥今年2月发表竞选特首政纲时,除提出港人首置上车盘外,另一项新猷为“建议研究推出试验计划,容许未补地价的居屋业主,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把单位在市场放租”,而她当时更表示,这项政策需要“以新理财哲学方式研究”。
据了解,下月的《施政报告》中,林郑月娥会交代履行该项政纲的最新进展,向公众交代已展开研究和尽快拟定计划具体方向,包括计划的照顾对象、租金水平及负责社企如何厘订资格和房委会合作安排等,据悉当局认为这类单位租金水平,要在吸引业主参与和反映单位未补价,以及受助对象负担能力之间取得平衡,不能倾斜任何一方。
社企与房委会合作 修例阻力料有限
消息指,与社会房屋共享计划一样,政府不会直接参与计划,会由社企担任中介人角色,与房委会合作协助合资格业主单位出租。虽然现时社会服务联会已参与社会房屋和拓展组合屋计划,但安排未补价居屋放租计划,现时未决定是否一并由社联负责,而社联中人亦指,现时仍未与当局对此有任何具体讨论。
由于让未补价居屋出租,在近年成为民建联及民主党等建制和泛民两大政党争取的民生议题,故此纵使林郑提出的建议有需要修例,政界普遍预料修例遇到的阻力有限,只要执行细节无大问题便成。
事实上﹐多年来政府及房委会曾研究多项措施,希望把数以十万计未补价居屋释放出居屋市场,以增私人市场租盘供应,包括分期补地价、以贷款协助业主偿还补价“松绑”等,惟在内部讨论都难以克服为业主提供“双重资助”的质疑,尤其是公务员主导的政策部门,反对声音最为强烈,加上社会存在相当分歧,多年来仍乏寸进,且看熟悉政府运作的林郑,如何摆平有关阻力。
公屋联会促优先助轮候册家庭
公屋联会总干事、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招国伟表示,未补价居屋出租的对象应考虑正轮候公屋的家庭,因居屋始终是房委会资源,放宽居屋出租亦应照顾房委会的受助对象。
他认为,这类单位的租金,可订定为市值约一半水平,因居屋质素较现时社会房屋计划的单位为高,租金应反映有关因素,太低则可能对居屋业主缺乏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