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小西湾E神”离奇浮尸死因聆讯 最后通电叫继母吻他
五年前柴湾嘉里货仓对出海面,发生一宗16岁少年离奇浮尸案,今日于死因庭聆讯。负责检查尸体的水警警长和消防救护队目均指,在海面发现尸体时,已有尸斑、尸僵,颈部更一道三吋长颇深的伤痕。死者曾德熙(洋名Eason)的继母在庭上痛哭地说,案发前两天她陪同死者,到中环洗去他背部、腰、右手臂和脚部的纹身。最后电话通话中,着继母吻他,“佢叫我锡下佢,我答唔好,你返来我先锡。”
死者曾德熙,于1996年5月5日在内地出生,2002年来港与父亲、继母陈丽琼同住,案发时居于杏花邨,2012年7月30日晚上8时半,被一名在柴湾嘉里货仓外垂钓的男子发现,死者尸身浮在对出海面,背向天、手脚浸在水中,于是报警。
水警警长冯永安指,当日他在小西湾蓝湾半岛一带,驾水警警轮巡逻,收到指示后便沿海岸寻找尸体,并在嘉业街尽头对开海面发现所述浮尸,于是由同事打捞尸体。冯初步调查尸体,发现尸体有尸斑、双眼睁大突出、手僵硬,并且发现死者喉咙有一道三吋长的明显伤痕。
死者喉部有三吋伤痕
冯续说,救护员检查尸体后,发现无生命迹像,表明毋须送抢救。冯将尸体由水警轮驶至西湾河水警基地,交给上级,期间在死者的裤袋内找到一个咖啡色银包,内有死者的身份证。
救护队目袁险风(译音)作供时指,死者有尸僵,喉部有一道三吋长、非表面、颇深的伤痕。
死者继母:曾德熙中四辍学后没有工作
死者继母陈丽琼宣誓后作供,即忍不住伤心哭了起来,并说虽然死者不是她亲生,但两人关系良好,死者于2002年由内地来港已和她、丈夫一同居住,又赞死者生前很乖、很考顺、很有礼貌,街坊都称赞他。
继母忆述,2011年10月曾德熙升中四后辍学,一直没有工作,期间在职业训练中心继续升学,平日喜欢游泳、田径运动、打篮球等,并于2012年发现他身上有纹身,父亲要求他清洗纹身。2012年7月28日下午,她跟继子午餐后,到中环清洗他身上的纹身,她记得继子的下背部近腰、右手臂和双脚都有纹身,之后他表示约了一名阿明晚餐,便和继母分别。他曾于晚上7时致电继母正在晚膳。
佢(曾德熙)叫我锡下佢,我答唔好,你返来我先锡。佢话唔好,你锡我啦,你系12点一定会见到我。
最后通话 叫继母通过电话筒吻他
死者的继母于下午继续作供称,死者尚有另一项嗜好,便是到柴湾货仓海边钓鱼。他于2012年7月28日晚上9时再致电回家,声称“约咗阿咩钓鱼”,更在电话叫继母吻他,情况和日常对话无异,但是她当晚11时再致电死者,电话已转驳留言信箱,之后更失去联络。
继母彻夜未能致电联络死者,7月29日早上再到柴湾找死者的朋友,吃过早餐后便联络在内地工作的丈夫、死者父亲曾志业,通知死者失踪,父亲于当晚在内地放工后,在晚上11时到柴湾警署报警。
死者血液化验到氯胺酮
父亲曾志业供称,7月30日当晚收到死者的浮尸,即赶到柴湾嘉里货仓的现场,伤心地伏下。父亲承认在案发前多次下令死者移除纹身,死者表现不高兴,父亲亦不知道死者在7月28日要去清除纹身,直至当日下午5时收到死者来电,表示已清除纹身,更称翌日会返内地深圳居住一个月,父亲回应是好。
两夫妻坦言,直至死者过身后,才知悉死者有吸食毒品的习惯。政府化验师陈颖心指,2012年8月3日收到死者的血液样本、膀胱清洗剂和肝脏,发现死者每一毫升血液,含有高剂量的3微克氯胺酮,以及每一毫升血液,有1.4微克的氟西汀。
案件未完,明天续审。
案件编号: CCDI 82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