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立会选举】记者讲师到从政 屡败屡战林玉凤:需要中间力量

撰文: 鲁嘉裕
出版:更新:

无情台风天鸽摧残澳门,造成10死及大规模的经济损失,亦揭示政府各部门管理及应变上的问题,适逢立法会选举将于本周日(9月17日)举行,不同路线、不同阵营的新势力均磨拳擦掌,希望为传统势力主导多年的立法会带来新冲击。曾任电视台记者,现任大学讲师及河北省政协等身份,打专业人士旗号的林玉凤三战立会,她主要走中间路线推动社会前进,认为澳门人虽偏向稳定保守派,但逐渐不再惧怕政治,尤其看见新一代希望开放改变的力量愈来愈大。林玉凤认为于风灾中,澳门政府由预警、救灾至人手调动均暴露出问题,感到灾后社会有股力量,“系时候畀啲颜色政府睇”。

林玉凤第三度出战立法会选举,坦言信心有比过去两届大。(鲁嘉裕摄)

打著专业独立旗号,第三度出战立法会选举的林玉凤曾任电视台记者多年,其后于大学担起教职,2008年组成“公民监察”后翌年参战立会,走中间路线的方向一直保持至今,“以前觉得澳门有啲似香港咁分两边,你讲嘢我一定反对。但做记者经验话我知唔系咁,保守同激进嘅力量都要有,但不足以将社会健康向前推”。她举例指,不少西方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中间力量去稳住及推进。她指而澳门于过去十多年社会变得富裕,推行免费教育后亦培育出更多大学生,希望可以集中这些力量作出改变。

林玉凤认为澳门政府于风灾中由预警、救灾至人手调动均暴露出问题。(资料图片)

风灾后现愤怒的力量 未足以左右大局

林玉凤认为于风灾中,澳门政府由预警、救灾至人手调动均暴露出问题,揭示出政府内部专业能力及问责体制出现问题,“唔相信气象局无专业人员,但判定风球系咪根据分析员既分析,定系由一啲唔识嘅人去行政干预,呢样好有疑问。个管治体制出事咁耐,系因为冇问责,做错嘢唔使负责,所以从来无吸收过经验”,林玉凤指感到灾后社会有股力量,“系时候畀啲颜色政府睇”。

经济仍好可稳住不满

于天鸽风灾后,林玉凤认为澳门多了一股“愤怒的力量”,多了市民表达对政府及现行议会不满,这种情况是过去较少出现的,她认为,情况会对选情有影响,但相信改变不会太大,因澳门暂时仍能以经济稳住局面,“好似2009年欧文龙贪污案时都有好多人愤怒,到2013年又有啲事件发生(反离补法),但结果又唔系有好大改变,主要系澳门经济咁多年都系好,即使(风灾)头一星期政府反应好慢,好多嘢处理唔合格,但之后派钱安抚,到𠵱家叫做挽回番少少”。林玉凤又指,于灾后可见传统社团依旧有较多资源救灾,于力量上亦是能稳住民心,因此认为风灾未必会改变整个议会格局。

记者、老师身份变换 坚持自由发声

曾两届参选落败,面对第三次选情林玉凤直言今次信心较大,“以前做记者、老师,系人地嚟求你、尊重你,到第一次参选先发觉有人会唔钟意你,起初都唔习惯”。她称后来渐渐了解如何与公众沟通、接触个案,才懂得如何将社会服务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以前有人揾我帮手,我觉得我帮唔到,团队入面好多人系学者,冇人识落手落脚做,之后慢慢搞联署、写信筹款等,再变做议题推动,结合番自己识嘅野,宜家开始做得有信心啲”。

参选过程中,林玉凤称看到澳门人虽仍偏向稳定保守派,但部分人不再惧怕政治,尤其新一代希望开放改变的力量愈来愈大,“𠵱家识嘢嘅人多咗,佢哋见到(社会)问题会唔抵得,但澳门体制有问题,自细屋企就同你讲要做政府工或者做赌场,好似赌场吸哂啲人才,但未必系佢做番佢叻果样嘢”。

林玉凤指出澳门经济不如香港多元,因此政治也较难多元,尤其依附政府及赌场工作的人更难独立发声。“澳门体制无允许好多中间独立既专业人士可以好自由咁发声,我已经系团队中言论最自由𠮶个。今日我哋有咁嘅能力,有咁嘅位置,我哋要尽力去做,唔够胆讲话会改变哂成个格局,但肯定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