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精神分裂被指撞邪 家人逼饮“符水” 医生教分辨病症
如身边的至亲告诉你,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鬼怪、怪物,你会如何看待他?有精神科医生分享,有家属误以为精神分裂患者“撞邪”,多次带他求助于“茅山师傅”,拖延逾一年才求医。但其实心病和身体的病都一样,应病向浅中医,精神分裂拖延治疗愈久,有机会对脑组织带来愈大的永久破坏,会减低康复机会。
精神病一点也不罕见。每一百个人中,更有一人患上重症精神病—精神分裂。根据医院管理局2011年资料,本港有4万人确诊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康复协会估计,社区仍有不少未被确诊的隐形患者。
香港心理社会康复协会成员、精神科专科医生陈贵阳解释,精神分裂属脑部疾病,相信由遗传、后天压力等因素引起。精神分裂患者脑内神经传递物多巴胺分泌较正常人多,患者或出现没有根据的信念,如感到被逼害;出现幻觉,包括看到其他人没有看見的影像、听見不存在的声音;出现思想紊亂、說话杂亂无章、自言自语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没有接受适当治療,可能会严重影响病者的情绪,出现自毁、甚至自殺的行为。
中国人社会中最常见的谬误是,误以为精神分裂的病征是“撞鬼”或“撞邪”,令病人延误求医。陈贵阳曾遇过有年青学生出现幻觉病征后,家人却以为他是“撞邪”,多次带他求助于茅山师傅,喝下多剂“符水”无效,一年多年后病情愈来愈影响正常生活才求医确诊,开始接受治疗。但其实心病和生理的病都一样,应病向浅中医。陈贵阳指,精神分裂拖延治疗愈久,有机会对脑组织带来愈大的永久破坏,会减低康复机会,应认清上述精神分裂的症状及早求医。
更有不少病人即使确诊了,亦不愿意接受治疗。陈贵阳说,现时仍不少有病人质疑“你系咪要帮我打‘懵仔针’?”,担心令自己神智更加不清晰。陈解释,第一代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令患者感到疲倦;第二代药物的副作用大大改善,并有助减少因精神分裂引起迷糊状况,令病人神智更加清晰。每5名精神分裂患者中,就有1人可以完全康复,再没有相关病征;其他4人需要像糖尿病等长期病患者一样,长期接受药物控制病情。
新生精神康复会专业服务经理黄宗保指,有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在10多岁至20多岁发病,部分人从未有工作经验。这些人士透过药物和各种治疗稳定病征后,接受社区支援服务亦非常重要,能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工作、学习社交相处融入社群等,他们同样能拥有与其他人无异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