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短命小学原定17班 跨境童返内地读变6班 校长:松一口气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今日(1日)为开学日,一众莘莘学子告别暑假上学去。位于天水围的“短命学校”中华基督教会方润华小学早前超额获派488名小一学生,原定开设17班,令家长哗然。不过,校长陈章华表示,由于今年内地放宽入学政策,双非童可返回内地就读公立学校,令200多名跨境学生放弃学位;加上部分本地生转往同区其他学校,最终人数减至133个,只须开设6班。他对此感“松一口气”,但直言学校使命所在,按情况随机应变,为小一新生做好准备。

为令小一学生容易融入校园生活,学校于开学前安排3日一小适应班。(郑子峰摄)

由于“双非效应”,小一适龄人口过去几年持续上升,为纾缓部份地区小一学额不足问题,教育局于2015/16学年开设只有9年寿命的短命学校,目前有3间,包括位于天水围的方润华小学。

逾200位跨境学童弃学位

方润华小学今年小一收生人数浮动较大,最终入学人数比年中派位时,减逾7成至133人,跨境及本地生各约一半,新学年开设6班。校长陈章华指,按去年情况,已料今年开班数目会在开学前减半,但今年适逢内地放宽入学政策,“双非学童”可返回深圳入读免费公立学校,故约200名跨境学生放弃小一学位,返回内地就读;部份学生亦转读天水围或元朗其他学校就读,故令小一新生人数有变。

“时限小学”开学 内地家长盼多教广东话 :唔好辜负我咁远嚟

学校今年小一有3名非华语学生,分别来自非洲、菲律宾及巴基斯坦。当他们在适应班遇上语言困难,有小六“大哥哥”在旁翻译指导。(郑子峰摄)

增聘12名教师 “习惯照顾BB”

学校新学年共有439人,1至2年级占最多逾6成。陈校长指,今年增聘12位教师;双班主任制度由以往1年级实施增至3年级,以全力支援低年级学生学习及家校沟通。

他指,特别小一学生,开学时会抱著读幼稚园心态,须要特别多的关顾,故新聘老师须有爱心和具备教育幼童经验及能力,笑言“要习惯照顾BB”,“请嘅时候我哋一定会问,一年班咩都唔识,你点可以令佢守规矩,但又唔可以闹。”

适应堂教新生顺序排数字,小人儿均踊跃作答。(郑子峰摄)
校长陈章华表示,虽然学校只有9年时限,但办学心态均以超越9年为目标。(郑子峰摄)

增千呎大房游戏室

他又指,学校今年已预留约一千平方呎大房,布置名为“创意梦工场”游戏室,摆放多款棋类游戏、科学玩意及表演“小舞台”等,令全校同学可享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可于小息及午饭时间多一个伸展空间,“释放佢哋精力”。陈校长:心态以超越9年为目标

学校“寿命”至2023/24学年完结,陈校长表示,办学心态上仍以超越9年为目标,“唔会受时限去限制规划,规划一定系长远。”他指,目前教育局未有延长营运期限的方案,但学校未来会多在区内幼稚园宣传,希望争取更多家长支持学校,安排小朋友入读,收生情况稳定下盼能跨越9年时限。

+2

小一新生家长三大贴士 :要跟足学校资讯,了解运作安排及校园生活,帮助小朋友处理家校事务,例如交足饭单及通告,帮助他们安心上学多陪伴子女,聆听他们的分享;帮助小朋友认识学校,增强他们适应对新环境的信心,亦鼓励他们遇有困难向教师求助,多主动认识新朋友帮助订立好习惯,如建立准时起床及收拾书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