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鸽风球】柴湾“盆种榕树”不敌强风倒下 揭五铁枝镶树干在地
热带气旋天鸽袭港期间,至少有692宗塌树事件,其中柴湾一棵不敌十号波而倒塌的榕树树干竟露出完整切口,与树根完全分开,揭发有人竟以石屎花槽种榕树,令人怀疑“种树也造假”。环团估计,该树自小就被种在花糟,但种树者忽略树木会长大,树根终有一日会向外扩展。在风季时,树冠吸收过多雨水,加上5枝支撑树干的铁枝能力有限,终难敌飓风倒下。
有网民昨日(23日)在十号风球信号生效期间于Facebook“柴湾人柴湾事”上载一棵榕树倒塌的照片,塌树现场为柴湾新厦街中华传道会刘永生中学对出,一棵数层楼高的榕树倒下。从照片可见,断裂的树干露出完整的石屎切口,穿出5枝内有树根的铁枝,树根从花槽底一个缺口伸出,围绕花槽、依附石屎地而生。
网民留言质疑种树方法有问题,指“老树盘不唔到根,唔冧就奇”。亦有网民指,由于地底有电缆和喉管,所以才用此方法种树。
塌树位置围封 影响交通
记者今早到场所见,倒塌的榕树横亘新厦街行人路,仍未清理,有市民好奇走近拍照。塌树位置已被围封,部分折枝被堆放路边,以致一段约20呎的马路需要暂时封闭,双线行车变单线行车,驶经的车辆自动让车协调交通。
该倒下的榕树树干系了一个编号牌,标示“E-uu00021”,并未在树木登记册觅得其踪影。
苏国贤:倒塌因生长空间过窄
环保团体长春社总监苏国贤看过有关照片后,认为大树倒塌主因是树根的生长空间过份狭窄所致。他估计树木自小就被裁种于花槽,再用螺丝将树干镶嵌在地。不过,随著树木长大,花槽的生长空间自然不足,再加上雨水增加树冠重量及树干未能承受飓风,终倒下。
苏国贤对事件感到可惜,他称此种树方法在香港常见,但有改善空间。“花槽提供了种植空间,有几大空间、几多泥土,就种几大棵树。种小灌木无问题,但无人叫你种几层楼高的树。”他说。
詹志勇:大树就此过了悲惨的一生
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看过照片后确认大树为榕树,至少有10多年树龄。他慨叹大树就此过了悲惨的一生,形容用此方法种树的人“傻傻地”。“盆这么细,有甚么理由会种这样大的树?”他同样估计榕树是自树苗时候就种在花盘,再用铁枝镶实花盘与地面。因此,相片所见的非树干,而是花盘底。
他又指,树根是从花盘向上生长,再向外伸展至石屎地,冀获取养份,惜不敌飓风而倒下。当花盘被吹倒时,树根就和树干分开,留在地上。
康文署回复指,该棵位于柴湾道新厦街柴湾邨湾映楼对出,被台风吹倒的路旁树为细叶榕,是根据发展局整合各部门树木管理后,于去年拨归康文署进行保养的。该树非由该署栽种及建造,因此未能提供其过往的相关资料,包括其种植原因。此外,经该署今日巡查后,塌树不因与昨日台风有关,由于该树已出现不能复原的结构问题,该署会尽快进行移除工作,以免对交通及行人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