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邨55载】天花剥落、钢筋外露 住户呻重建无期
屹立观塘55载的和乐邨,早前被房委会纳入22条具重建潜力的旧屋邨之一,除已敲定重建的华富邨外,政府仍未计划重建其余屋邨,意味和乐邨重建无期。不少首批迁入和乐邨的居民,单位均有失修问题,如洗手间渗水,近日更有厚近3厘米的天花板灰剥落;亦有老街坊指,试过露台钢筋外露,房署需即时修补,促请当局尽快重建。
和乐邨位于月华街60号,在1962年至1966年间分批落成,现时约有4,600人居住,由8座7层及3座旧长型大厦组成,该款7层大厦只在和乐邨及福来邨出现。屋邨强调以人为本,开扬为主。
和乐邨是当时政府兴建的10条廉租屋邨其中之一。1954年,政府成立屋宇建设委员会(为房委会前身)为低薪白领兴建低租金、高质素的单位,于是兴建廉租屋邨,申请人入息须为介乎400至1,250元。北角邨及苏屋邨早年分别被清拆,后者则已在去年9月落成重建项目,另政府亦准备重建华富邨,10条老牌廉租屋邨,现只剩余7条屋邨未有重建计划。此外,房委会2013年公布全港有22条旧屋邨具重建潜力,至今仅得南区的华富邨落实重建,其余屋邨包括和乐邨暂未有下文。
与丈夫居住在居安楼11楼的70多岁黄太,早在1965年大厦落成后搬入。在单位居住已50多年的她指,近年发现洗手间有渗水问题,致墙身剥落,虽房署派人于3年内维修过3次,但问题无善。她又指,前日(10日)一块约3厘米厚的天花板灰剥落;她形容大厦的楼底较薄,如楼上单位有人装修,便令其单位尘土飞扬。黄太指虽然在和乐邨居住已久,邨内人情味浓厚,但期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故十分希望当局能尽快重建和乐邨,并原区安置居民。
江女士则在楼高7层的泰安楼的顶楼,与女儿居住超过20年。现年66岁的她,亦为和乐邨的老街坊。她指近5年来,其单位维修过5次,最严重的1次为2014年时,露台位置钢筋外露,需要房署立即派人修补。至今年2月,房署要在天台加装栏杆,需要凿烂其顶楼单位部分外墙,但此举令江女士的单位每逢一打风下雨,墙身便因渗水而剥落,她直言更会看到墙身出现水珠,其后屋宇署已做外墙防漏工程改善情况。但她指,不想每个问题也小修小补,形容屋邨已非常残旧,故支持重建,“我觉得搬度都无所谓,最紧要求个安居” 。
民主党观塘区区议员郑景阳今早联同一班街坊,到房委会总部请愿,要求重建和乐邨。郑指和乐邨维修问题非一次性可解决,他指他所接触的街坊,过去10年来平均至少需做3次维修,有街坊的单位露台更试过整块石屎堕下,指涉事单位已完成邨外调迁,形容邨内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他指如果逐家逐户做维修,尘土飞扬令街坊感滋扰,认为应整村重建。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主席黄远辉早前指出,和乐邨2009年才完成大维修,短期内应不会重建。记者今日查询房署时,房署亦未正面回应暂未落实和乐邨重建的原因,但指会在《长策》的策略和房委会的四个原则下,按实际情况审慎地去考虑个别屋邨的重建,包括和乐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