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中的少数 听障女同志自立群组发声
生下来就活在无声世界,儿时曾因此觉得自卑,祖父临终前跟她说做人要开心,放下一切,“点醒”了她。加上随着年龄渐长,成熟了,学会感恩,慢慢看开了,更笑言有同事表示想与她交换耳朵,以逃避老板的责骂。38岁的Stacey,是失聪人士,亦是女同志。聋人是社会的少数,难免受到歧视,但同时背著同志身分,Stacey坦言:“活得不容易。”
10岁发现自己性取向 30岁决定出柜
Stacey自幼已不喜欢作女性打扮,10岁那年,她暗恋邻居女孩,令她发现了自己的性取向,后来亦试过暗恋女同学。可是在八、九十年代,同性恋风气未成熟,长辈亦比较保守,希望后辈不论男女都应结婚、生儿育女。她不敢向任何人透露其取向,更怀疑自己可能性向未定,想找个男人拍拖,尝试改变自己,但最终没有成事。
30岁是Stacey的转捩点,那年她认清自己,决定向朋友出柜,遇上初恋,开始参与同志组织活动,结识不同的同志朋友,至今一直与其他健听同性恋者用电邮、文字等方法沟通。部分朋友更为她学手语,但她始终未对家人坦白。外型上,她把短发剪得更短,以男装示人,“会有人话你男人婆,我听不到,但我看到口型”。
同志组织提供错手语翻译
但爱情路上,Stacey不易走,她曾拍过四次拖,4位都是健听人士,但始终因沟通问题,全都维持约一年就无疾而终。现时,她与网上认识到、同是听障的意大利籍女友拍拖5个月,二人靠视讯及WhatsApp联络。虽是异地恋,但沟通却比之前四次容易,她亦希望有结婚的一天,给对方一个名分。
2014年,Stacey与数名同是听障同性恋者参加粉红日活动前,曾电邮一同志组织要求提供手语翻译,并表示可推荐朋友帮忙,对方回应指已找到手语翻译。可是活动当日,她和朋友都无法看得懂翻译,“手语是错的,同志之间都帮不到你,好似被忽视,好无助。”
于是,她决定在facebook成立Hong Kong Deaf Lesbians and Friends群组,希望将聋人同志聚在一起,互相关心及鼓励,并关注近年同志新闻,一同参与同志游行。至今群组已成立两年多,群组内亦有支持她们的直女直男。她坦言所认识的听障女同志约有15人,大都收埋自己,很少参与平权,觉得丢脸,她希望可与健听同志一同走这条平权路,为听障同志发声。
Stacey:“同志身分,我比较坚强面对,可以不理人目光。但回归后,歧视聋人的情况比较严重。”
Stacey于聋人学校毕业后,透过学校转介,于一间银行任职文员。直到2001年,她希望寻觅新挑战,毅然离职,她觉得聋人在生活上,难免会遇上歧视。“找文职工作,招聘广告只写需要处理打字文书工作,但老板会要求你听电话,好多公司都不相信聋人的工作能力。”她指有聋人朋友,寄出100封求职信,最终都无法找工作。而她辗转转行做饮食业,从事水吧工作,庆幸饮食业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少歧视,感觉像家人一样。
警投催泪弹 聋人最迟知道
前年9月28日,Stacey和聋人朋友在金钟政府总部天桥底位置参与占中,手语翻译朋友刚巧去了其他位置帮忙,就在那时,警察投掷催泪弹,前面的人群跑向她们的位置,叫她们离开,但她们听不到,“不知什么事,聋人永远最迟才知”。后来她开始感到眼痛,才离去。其实很多时,参与同志游行时,她和朋友亦因没有翻译,不知发生何时,觉得沉闷,“我们之前没人关注,我看不过眼所以想帮大家,我会以身作则,参与游行,为同路人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