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袭港】泳滩棕榈硬脂毒性低 降低海水溶氧量 影响海洋生态
撰文: 余睿菁 邓丽婷
出版:更新:
本港10个泳滩因出现白色油污,今日相继挂红旗暂时封闭。受影响的泳滩包括离岛区的洪圣爷湾泳滩、芦须城泳滩、贝澳泳滩、上长沙泳滩、下长沙泳滩及塘福泳滩,以及港岛南区的浅水湾泳滩、中湾泳滩、南湾泳滩及舂坎角泳滩。海事处证实,昨(5日)接获内地相关部门通知,珠江水域本月3日曾有两船只发生碰撞,漏出船载的棕榈硬脂,已即时派船加强巡逻及清理。
油污袭港,多个泳滩满布白色物质,但不少游人无惧污染风险,趁周日嬉水消暑。在大屿山贝澳,有居民今午见到不少游人于沙滩埋首摸蚬,完全无视眼前油污处处,亦有儿童踩过涌上沙滩的棕榈硬脂凝固物,自在嬉水。不过有当地居民担心,即使环保署表示,棕榈硬脂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对嬉水的狗只及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而网民Robert亦在facebook上载了在南丫岛榕树湾所摄的图片,在海滩及海面发现有大量棕榈硬脂,更有死鱼漂到海滩上,而鳃上有棕榈硬脂,Robert怀疑鱼类的死与这次油污事件有关。海洋生态学家罗谦恩,棕榈硬脂是棕榈油的副产品,毒性低,对陆上生物影响不大,即使狗只或小朋友误食小量棕榈硬脂亦问题不大。但棕榈硬脂属于油性物质,密度比水轻,会浮于海面,而水面是溶氧的地方,油污遮蔽了水面,从而将海水溶氧量减低,加上近日天气炎热,海水温度高已减少了海中氧气,在油污及高温的双重影响下,海洋生物容易缺氧;而在水浅的地方,水底光度充足的地方有更多海洋生物,令到缺氧情况更严重。在这种情况,海里会增加需要较少氧气的生物,而有油污问题发生后,亦比较容易有红潮出现。罗亦看过Robert上载到facebook的死鱼图片,不过由于鱼类已死去一段时间,单凭照片未能确定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