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专家建议市民旅行回港如有病症不外出 出发前可备抗病毒药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本港仍处于流感季节,今年首五周已录得137宗死亡个案,而深受港人欢迎的旅游热点,日本及韩国亦同在流感季节。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市民到当地旅游自然会将病毒带回本港,如返港后有病症则不宜外出,应休息至病症消失。他又认为如市民真的担心感染风险,可在出发前向医生要求抗病毒药,但因害怕流感“唔去旅行讲唔过去”。

小朋友的抵抗力低,在高密集的学习环境下,容易爆发流感。(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刘宇隆:日本及韩国感染力度仍比香港高

刘宇隆表示,日本及韩国比香港早个多月进入流感季节,虽然有下降趋势,但感染力度仍比香港高。他留意到日本有大雪及气温寒冷,如市民在山上等远离市区的地方住宿,感染流感时未必可以及时求诊,尤其是49岁以下而有长期病患的成年人需更小心。

他又认为,经过COVID后,市民对快速测试剂“好熟悉”,如果属49岁以下的成年人群体,又担心在外游时感染流感,可准备一至两包快测用品,发觉或觉得自己发病时可以检查。他又补充指现时部份快测已可检测5种病毒,虽然准确度不算高,但价格已有回落,市民可购买备用。

冬季流感来袭,可能需要再在走廊等位置加床。(资料图片)

抗病毒药需在发病首两天服药 自行判断有难度

刘宇隆续说,市民可考虑在出发前向医生要求抗病毒药,现时有两款药物可供选择,不过这个方法需要一定知识,因为感染者需在发病首两天服药,要判断是否已发病有难度,因此不是人人适用。他又建议市民要平衡服药的风险与好处,如好处比风险多就应该服药。

他又提到台湾艺人“大S”徐熙媛早前在日本因流感并发症逝世一事,指自己不太熟悉对方,但听说过对方身体状况一向不太好,认为不幸事件发生是由各种因素“加加埋埋”而成,建议市民评估自己的高危因子,如长期病等。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建议市民接种流感疫苗。(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逾7成重症及死亡流感病人无接种疫苗

此外,刘宇隆又建议市民接种流感疫苗,而本港接种情况“好好又唔系,好差又唔系”,当局下一季前需要更多数据,以决定未来以“劝说”,或是资助方式去令更多市民接种流感疫苗。他补充道接种疫苗并非百分百能令市民不会染上流感,但可以预防及减低患上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因为根据数据,有7成多有重症,甚至死亡的流感病人都没有接种疫苗。

至于流感何时会有下跌趋势,刘宇隆指感染数据要横行两星期后才会有下跌趋势,估计横行不会太久,但亦有同事认为会横行一段长时间。他认为市民最紧要做好准备,守好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多地方,然后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