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称将调整八大资助拨款 检讨“本地生”定义考虑对港贡献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下月出炉,外界关注政府如何减赤,教育局早前称考虑调节对八大资助拨款。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早(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财政紧绌下,将调整未来3年对大专院校的拨款,并给予校方适当时间,展开财政规划,相信调整对各院校影响不大。

对于有议员建议逐步增加非本地生学费至收回成本,蔡若莲回应指,需视乎周边国家地区的收费水平,上调幅度不能过高,“若我们贸然调到30几万,除非我们好强劲啦,否则我哋会输嘅,就系最叻学生唔嚟香港”。而就检讨专上院校取录“本地生定义”,她同意人才子女或影响本地生升学机会,正参考不同国家做法,考虑收取不同层级的学费,亦会视乎对香港的贡献和认识因素。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将调整未来3年对大专院校的拨款。(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八大学费加价 蔡若莲称八大财政稳健

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早前出席传媒茶聚时表示,有机会调节对八间资助大学的下一个三年期(2025至2028年)拨款,又指八大本地生学费加价,料大学学费有所增加,强调“所有加加减减会一并考虑”,每间学校应思考如何善用公帑。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早(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财政紧绌下,将调整未来3年对大专院校的拨款,会遵从共同承担原则。她说,八大除了获政府拨款,亦有其他方面的收入,非本地生学额增加后,料收入有所增加,目前院校财政储备稳健,同时给予校方有适当时间展开财政规划,相信调整对各院校的教学、研究、竞争力等不会造成影响。
八大学费将于25/26学年起连续3年加价。蔡若莲解释,相较其他地方,本港对大专院校投放的资源一向不算特别多,加上各院校有接受捐献,以及不少研究院的自费学生,财政较稳健,在考虑家庭负担等因素后,才决定加学费幅度。她补充,现时资助学位有政府的8成7补贴。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蔡若莲:非本地生加学费不能过高 否则最叻学生唔嚟香港

至于非本地生学费,她指,院校以收回成本为目标,“唔系话要特别赚非本地生嘅钱”,因仍要面对邻近国家的竞争。

有立法会议员指出,政府对每个非本地生补贴数万至10多万元,建议逐步增加非本地生学费至收回成本,减少纳税人补贴。蔡若莲回应指,学费上调幅度不能过高,需视乎周边国家地区的收费水平,否则或降低院校在邻近地区的竞争力。她举例,现时新加坡的大学非本地生学费都只是十几廿万,“若我们贸然调到30几万,除非我们好强劲啦,否则我哋会输嘅,就系最叻学生不来香港”。

她续道,顶尖学生对高等教育质素相当重要,“要靠非本地生赚钱,我们现时是否具备这条件,能与周边国家(竞争)?”她强调,已有按学额增加,收取教师和空间等直接成本,“唔会出埋灯油火蜡”,并尽量善用现有资源,转化竞争力。

蔡若莲表示,人才子女持香港身份证,就学权利应获保障。(资料图片)

检讨本地生定义 厘订不同收费层次 考虑对香港贡献

外界关注人才子女来港读书,会否用本地生身份升读大学,教育局早前指会检讨大专院校取录“本地生”定义。蔡若莲表示,人才子女持香港身份证,就学权利应获保障,“无理由唔系本地生”,但正参考不同国家做法,考虑收取不同层级的学费,“未必是本地和非本地生二分法,本地生都可以有不同学费,厘订不同收费层次”,例如考虑其在港居住年期、对香港的贡献和认识因素。

被问到即使日后学费不同,是否沿用同一批大学学额,蔡同意“亦可能影响本地同学升学机会”,因此会一并考虑。

高小课程加入编程 初中有AI单元

中小学课程方面,蔡若莲表示,为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高小课程会加入编程,而初中有人工智能单元。至于STEM教育,蔡指STEM注重数学和工程的综合运用,认为能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数字教育督导委员会将继续探讨如何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教育。

下学年小学常识科将分拆为“人文”和“科学”两个科目,蔡若莲指,小学有弹性课时,分拆出来的科学科,主要会让学生动手动脑,结合其他学科,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令课程更有系统,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