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马拉松|失聪跑手伙会计师跑10公里 筹款支援聋人换人工耳蜗
【渣打马拉松/渣马2025】自幼喜欢跑步的梁桂菁(Queenie),五年前听力转差,连助听器也失效,四周顿时一片宁静,由于担心被路人撞倒、甚至被狗追也不知,她无奈放弃街跑。一晃眼到了今天,已进行人工耳蜗手术的她,将伙拍香港会计师公会成员,与7.4万名参加者一同参与下周日(9日)渣打马拉松赛事。
协助筹办计划的聋福会注册社工张建邦表示,鼓励聋人多与健听人士沟通及参与活动,发挥才能。
20名聋人及健听跑手 参与渣马10公里赛事筹款
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聋福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合作下,安排10位不同听障程度、年龄介乎20多岁至70多岁的跑手,与10位会计师公会田径兴趣小组成员,以伙伴形式参加今年渣马10公里赛事。活动为马拉松慈善计划之一,筹得的善款用于聋福会“人工耳蜗慈善基金”,为有需要人士提供经济支援。
失聪跑手:出街听不到声好可怕 完成人工耳蜗手术后首报渣马
目前患有严重至深度听障的梁桂菁说,自中学阶段已喜欢跑步,当时佩戴助听器的她参加过校内比赛,平日也会到西环海旁跑步,直至五年前听力转差,连助听器也失效,所以暂停街跑,担心被路人撞倒、甚至被狗追也懵然不知,“完全听唔到嘢个段时间系好辛苦,出街系一件好可怕的事,就算楼下无咩车,我都会谂会唔会有事发生呢?个人要好alert(警惕)。”
梁桂菁后来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手术,听力相当于当时佩戴助听器,可以应付日常对话,于是渐渐重拾跑步兴趣,相隔超过10年后再次参加渣打马拉松,并透过聋福会的计划认识了会计师Sarah,“以前对我嚟讲跑步系个人项目,几时跑、跑边到都系自己拣,但而家参加咗计划多咗个partner(伙伴),见到佢咁快,自己都会跑快啲,睇翻我以前个配速咁多年都无进步过!”她说今次目标在10公里赛事跑出50多分钟。
Sarah亦形容二人关系合拍,“我都好开心,或者系佢一直陪住我”,又认为一起跑步会增加彼此动力,互相鼓励。
无声跑步缺乏安全感 伙拍会计师跑手互相提醒
不过即使梁桂菁佩戴人工耳蜗,也并非完全听得清楚。她说,若有人从后叫唤她,也未必听得到。一直陪伴她备战的Sarah忆述,练习期间若想督促她跑得快或有其他提示,会特意跑到她身旁提点她,“一开头跑步系好混乱,可能有少少危险,如果有个人系佢隔篱,咁样对佢可能都有啲帮助。”
梁桂菁认为,听不到声音下跑步会令人有所顾虑,“始终听唔到,会怕突然有事发生,会小心啲,要预防意外发生,可能会未必咁尽力跑。但如果习惯咗个地方同训练方法,个人会容易放开啲。”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田径兴趣小组召集人Juni亦忆述,有次练习期间,一名听障跑手疑被运动场上其他跑手撞倒,小脚遭钉鞋𠝹伤,需入医院洗伤口。聋福会注册社工张建邦说,会与聋人跑手分享如何保护自己,并尽量安排聋人及健听跑手两人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醒。
Juni伙拍一名不会手语的深度听障跑手,她表示会透过不同方法指导她,例如以肢体动作教导呼吸练习,花了五至六堂终见其动作有改善。
肢体语言指导 将有手语传译陪跑
张建邦指,今次10名聋人参加者的听力情况不一,包括全聋、佩戴人工耳蜗及助听器的听障跑手,当中只有一至两人会打手语。他说届时聋福会将安排手语传译陪同部份跑手。
至于其他聋人跑手,张建邦说他们会透过混合形式沟通,包括使用剩余听力、口形和读唇等,也会靠聋人之间的默契和身体语言,他认为最重要是耐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