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亚洲家庭高峰会2024|700与会者探讨家庭挑战 共商未来政策方向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稳定的家庭结构能促进社区的和谐,更扮演关键的教育角色,联合国亦认为家庭幸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响应联合国宣布的2024国际家庭年30周年,亚洲区家庭研究联盟于12月27日至29日假香港大学举办亚洲家庭高峰会,探讨城市化及移民、人口变化、气候变化,以及资讯科技发展四大领域对现代家庭的挑战,并为此共谋对策。

亚洲家庭高峰会(AFS)是亚洲区家庭研究联盟(CIFA)为响应联合国宣布的国际家庭年30周年(IYF+30)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之一。此高峰会以及其他一系列“赛马会家庭服务专业发展项目”,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策划及捐助的“赛马会智家乐计划”支持举行。高峰会期间,各国专家发表了80篇论文,超过700位来自亚洲的参与者透过实证检视现有的政策和服务,寻找制订未来家庭政策的方向。

集结创新方式 应对人口及跨世代挑战

高峰会包括主题演讲、座谈演讲和分题研讨会,由公营、私营、学术、专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的讲者围绕城市化及移民、人口变化、气候变化,以及资讯科技发展四大主题展开讨论。

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全球化影响下不少家庭都面对相似的问题。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副秘书长李军华在录影致辞时亦提到“我们必须关注移民对家庭的深远影响,促进家庭团聚和社会融入的移民政策对于社会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并鼓励各地以创新方式“加强世代之间的关系和理解”,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为不同世代创造希望。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录影致辞时表示,“家庭正面对来自社会、经济、环境及科技变迁带来的各种挑战。”他认同是次高峰会主题“构建幸福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 – 伙伴.协作.行动”具有时代意义,回应了不少家庭面临的关键问题,感谢与会者为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又指出政府正与家庭议会合作,在社区开展多元的家庭教育项目,还有社署推出的“社区亲子中心”试验计划,推动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及正向育儿技巧,政府将持续促进家庭与社区和谐。

联系本地社福界 提升业界专业水平

今届高峰会主题包括“伙伴”和“协作”,活动获得不少本地社福机构支持,香港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也是合办机构之一。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客席教授,副主席谭赣兰指高峰会集中关注多个重要议题,是社福界和非政府组织重要的交流平台。心连心一直在不同层面支援社福界,包括多方面的培训工作,谭认为业界除了面对财政困难,社工还要应付专业能否追上时代的考验,“人口变化、城市化这些问题每天都在转变”,社福界也要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而且不止是了解本地变化,还要同时认识内地、澳门,以至新加坡等不同地区的做法才能保持专业。访问中谭多次提到“与时并进”,她自言急不及待参加香港大学地理系名誉教授何建宗教授以“亚洲家庭环境的永续发展”为题的演讲,了解气候变化带给家庭的挑战。

社工专业出身的心连心副主席谭赣兰,认为社工需要不断与时并进,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及家庭问题。

除了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与CIFA合作多年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也是这次活动合办机构之一。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说,香港社会发展很快,但家庭凝聚力并未能同步改善,尤其在高龄化社会中,特别看到数码隔阂的隐忧和各种照顾需要,鼓励大家多关心家人。 社联近年致力倡议社会加强支援照顾者,并推广乐龄科技及照护食,希望能够纾缓照顾者的压力。现时全港已有近80间连锁餐厅及食肆提供照护食及软餐,“我们十分鼓励同台食饭”,蔡海伟指有朋友到中式食店与九十多岁的爸爸吃生日饭,软餐让长者和家人可以吃到同一样的菜式,不用独自吃“糊仔”,爸爸胃口立刻变得超好,长远也有利长者营养和精神健康。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正与地区非政府组织合作,协助少数族裔家庭融入社区,提供正向管教的培训服务,让大家同一样拥有幸福家庭。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