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港大内地生称每星期遇电话骗案 料学生担心被逐出境易中招

撰文: 董素琛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周四(16日)向学生发电邮,指近月有超过60名港大学生堕诈骗案,损失超过6,000万元,据悉受害人主要为内地生。

《香港01》今(19日)到访港大,访问了5名内地学生对电话骗案的看法及经历,所有学生均表示曾遇过电话诈骗,或身边朋友有遇过。有内地学生称,曾收过自称是警方的诈骗电话,对方说话夹杂普通话及广东话,令他起疑心。亦有内地生认为,骗徒看准内地生担心被驱逐出境的心理,于是集中向内地学生行骗。

《香港01》今日(19日)下午到访港大,5名受访内地学生均表示曾接过可疑来电,亦指曾听说身边朋友接到过相关电话。他们曾遇过的诈骗手法,包括骗徒冒认警察或入境处职员、声称快递有问题,或者自称是超市提供优惠券,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等。

就读港大、半年前来港的研究生Michael认为电话骗案在港常见,指一星期大概会收到一次诈骗电话。(董素琛摄)

研究生:一星期收一次诈骗电话

半年前来港的港大研究生Michael认为电话骗案在港常见,指一星期大概会收到一次诈骗电话。他数天前曾收到自称警方的来电,因对方说话夹杂普通话及广东话,故产生怀疑,“他又转普通话,转粤语,反正我就觉得很有问题,不像是正规的机构”。

他又说曾经有朋友在香港收到短讯,朋友按指示按下连结、输入个人信息,以为能获得超市优惠券。朋友后来发现连结为钓鱼网站,最终取消了信用卡帐户避免损失。

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上星期四(16日)向学生发电邮,要求学生填写问卷,提高反诈意识。

政府研留学生做问卷方得签证 学生:麻烦但能提高意识

港大于上周四(16日)向学生发电邮,要求学生填写警方提交的选择题问卷,提高反诈意识,否则无法进入图书馆。Michael表示没有印象收过相关电邮,认为做法可以,“可以试一下,毕竟是为同学着想”。另外,消息指政府正与内地部门研究,内地留学生需填好防骗问卷,方可获发学生签证。Michael认为虽然麻烦,但能提高防骗意识。

在港大就读工商管理课程的汪同学认为内地生担心被驱逐出境、扣留等问题,故诈骗分子集中向内地生下手。(董素琛摄)

内地生曾遇快递骗案 朋友圈互相提醒

三年多前来港、在港大就读工商管理课程的汪同学同样遇过电话诈骗。她两年前收到电话,称是快递包裹内有“比较敏感的东西”,需要扣留,并要求她提交资料。她当时花了数分钟才意识有可能是诈骗。

“因为我当时确实是有快递,然后我买的是衣服。他也说了我购买的衣服里面可能包含不合法的东西,因为当时我确实是有买这个东西,所以我就代入了。”

汪同学又留意到身边不少朋友发朋友圈说遇到骗局,提醒朋辈多加注意。她认为香港的电话诈骗情况严重,又认为内地生来港会担心被驱逐出境、扣留等,故诈骗分子会针对他们进行电话诈骗,“骗徒会用普通话说,然后会有一点香港的口音,如果你要他跟你讲英文,他就会挂掉(电话)。”

香港大学学生学生需填写问卷,否则无法进入图书馆。(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