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撰文批港府10年“守财奴”政策  撑林郑理政哲学令人鼓舞

撰文: 李伟欣
出版:更新:

前金管局总裁、行政会议成员任志刚今日(3日)发表名为“香港公共财政”的网志,是继他于2009年离开金管局后,重新发表每周观点专栏。任志刚在文中指,过去10年政府一直采取“守财奴”政策,导致大量盈余出现,拖著经济后腿,似乎有暗批其前上司、于07年上任的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之意。此外,他在文中又为林郑月娥提出的“财政新哲学”背书,强调当中有关“把握机遇,投资未来”的愿景,令人非常鼓舞。

行会成员任志刚重新发表观点文章,为林郑的理财新哲学背书。(资料图片)

任志刚就任金管局总裁期间,每星期都会发表一篇《观点》文章,直到2009年退休离开金管局后,他改以个人网志形式,不定期撰文。这次是自他就任行政会议成员以来,首度以网志方式发表观点文章

评过去政策进取不足、不合时宜

任志刚在文中指出点出他对《基本法》第107条的意见,认为条文的内容值得大众关注。他指出,香港在过去10年经历有史以来偏低的经济增长,相信香港人都强烈希望政府能投资未来,惟过去10年,政府一直采取“守财奴”政策,导致大量盈余出现,拖著经济后腿,他形容是“稳健有余,进取不足,亦不合时宜”。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基本法》107条

他又建议,要从4方面了解《基本法》第107条的内容。他指出,条文中要求财政预算与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适应,而非“同步”,当中充满智慧。又以驾驶汽车作比喻:当汽车行得太慢时需要“踩油”,行得太快则需要“收油”,意指当经济增长速度太慢时,需要增加政府开支、减税和作出赤字预算,但当经济增长速度太快,便要用相反的财政政策。

可优先考虑对经常性开支影响较低项目

他又认为,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高度依赖进口,无疑会为公共开支带来低乘数效应,但至少公共开支会较私营开支涉及较少进口项目;而透过扩张性的财政预算以加快经济增长时,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具有较高乘数效应,及提升生产力作用的项目。他指出,若忧虑经常性开支增长过大,亦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对经常性开支影响较低的项目。

文末,他提出林郑月娥提出的“财政新哲学”,称当中有关“把握机遇,投资未来”的愿景,令他感到非常鼓舞。

林郑:认同香港财政不应只量入为出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新加坡外访时,回应任志刚的言论。林郑认同香港的财政不应只量入为出,认为任的说法与她倡议的理财新哲学异曲同工。她又指言论有建设性,相信会在社会上引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