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4戏院恢复预售至下周三 市民特撑场叹好戏票房过亿难救亡

撰文: 洪芷菁
出版:更新:

嘉禾院线昨日(10日)4间戏院包括奥海城the sky,一度只售即日门票,惹起同步停运的疑云,不过在当晚已恢复未来两日的售票服务。今早(11日)约11时,该戏院人流稀疏,而售票机有显示即日及预售明日至下周三的戏票。

有市民知悉怀疑停业消息后,今日特来现场视察情况,对於戏院业进入寒冬期,希望有更多反映香港社会现实的本土电影,引起观众共鸣,或推出更优惠戏票吸引入场。不过有市民慨叹,即使有好戏仍对前景不乐观,“(票房)成亿几都救唔到,点算啊?”

奥海城the sky有市民正在购票。(洪芷菁摄)

嘉禾院线昨日(10日)传有4间戏院同步最后营业,包括奥海城the sky一度只售即日门票,惹来停运惊魂。不过,当晚已重新恢复未来两日的网上售票服务。今早11时,该戏院人流稀疏,目测进场人士多为长者。

现场售票机有显示即日及预售明日至下周三的戏票,例如电影《误判》在下周三从早到晚共有6个场次。另外,从嘉禾戏院购票网站,显示九龙湾Mega Box、屯门市广场StagE及筲箕湾银河广场,亦有即日售票及预售明日至下周三(15日)的场次。

现场售票机有显示即日及预售明日至下周三的戏票,例如《误判》在下周三从早到晚共有6个场次。(洪芷菁摄)
+2

市民称会多与亲友入场支持 建议多安排谢票场吸客

居住附近的市民翁先生,因担心戏院停业,特来现场察看营业情况。他指经常同家人来看电影,每月平均一至两次,如真的停业,需去更远的戏院。对於戏院业进入寒冬期,他表示会同亲友多进戏院支持,又认为除了国际大片,香港本土“小品”电影亦较吸引。

他举例如《白日之下》、《爸爸》的剧情均由真实事件建构,“可能大家会有啲共鸣,呢件事其实好近,系我哋身边都有发生过,唔系好似大制作、灾难片𠮶啲。”此外,他认为戏院可加强宣传及安排更多谢票场,更能吸引追星一族,而他本身有追星,如香港男子组合Mirror。

居住附近的市民翁先生,因担心戏院停业,特来现场察看营业情况。(洪芷菁摄)

叹电影业前景不乐观 市民:成亿几都救唔到,点算啊?

因得悉疑停业消息,今日便来戏院观影的卢太认为,在家中及在戏院观影感受不同,戏院的音响、环境、座椅比家中更舒适,“屋企唔可以好专一咁样睇一场戏,喺呢度可以好专心睇晒成套戏。”对于香港是否推出好戏才能救亡,她感慨:“(票房)成亿几都救唔到,点算啊?”

卢太和丈夫购买了《破地狱》长者戏票,认为非长者戏票价格可以再减低至50元,吸引更多观众,“睇场戏成一百几十,一家大细睇,咪要几百蚊,跟著食餐饭成千蚊,消费比较大。”

购买了《误判》戏票、退休长者邓女士表示,担心结业朝下,戏院的选择变少。她平均每月进戏院一次,并首选港产片,比如《破地狱》口碑不俗。她续指,期望未来电影能更多探讨民情,“贴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又赞赏“香港有好多好演员值得支持。”

对于早前有戏院狂播《破地狱》仍难救亡,她认为好可惜,相信是整体经济环境差,“啲人北上消费。”她觉得,电影质素优劣,是吸引观众入场的主要因素,而长者票价以25元一张的优惠已足够,“就算宜家上大陆,我相信都冇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