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年三十|天文台官方拆解连续五年消失之谜 机率只有1%
圣诞(25日)刚到,新历大除夕(31日)将至,而距离农历乙巳蛇年来临也只有一个月多。这个送龙迎蛇之年,明年农历除夕是年廿九(1月28日),而非年三十,而且更是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周期之始。
天文台就在网志解说这个现象,提到农历十二月为小月、即只有29日的概率约为4成,而以此粗略估计,连续5年除夕并非年三十概率就只有约百分之一,而经历这5年,下一波年三十长年消失周期预计在33年后的2058年出现,届时更可能连续6年没有年三十。
▼2月11日 农历新年烟花汇演▼
过去100年有37年没有年三十
天文台以“2025年起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为题发表网志,指除夕在年廿九,而非大家熟知的年三十,非罕见现象,并指年三十在过去100年,即1925至2024年中就有37年“失去踪影”,次数并不少。
天文台解释,天文学上,“朔”(亦称新月)是月球和太阳在同一黄经时的月相,接连两次朔相隔的时间称为“朔望月”,平均约29.5306日(即29日12小时44分3秒),而农历月是环比相周期制定,每月以出现“朔”的日子为第一日。
由于月历上每月日数必须是整数,农历采用“小月”29日和“大月”30日的编制方法,农历月的平均长度与“朔望月”大致相约。
天文台指,每月的第一天(即“朔日”)定为“初一日”,最后一天则称为“晦日”,而视乎当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晦日可以是“廿九日”或“三十日”,但农历大月及小月的出现没有简单而又均匀的规律,编排是基于两大原则,即朔必定在初一日及历月日数必须是整数。
而由2025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历十二月刚好都是小月,因此这几年的除夕并非在年三十。事实上,农历十二月为小月的概率约为四成,以此粗略估计,连续5年除夕并非年三十的概率就只有约百分之1。根据公历与农历对照表统计,在本世纪完结前还会有两次类近的情况,分别在2058年至2063年及2089年至2094年,而这两次更可能是连续6年没有年三十。
▼2月11日 烟花汇演散场情况▼
▼2月11日 市民游客涌尖沙咀海旁等看烟花▼
▼2019年 猪年烟花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