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康复者秋祭拜祭79位捐赠者 获捐心脏病人:如重获新生

撰文: 陈蓁谊
出版:更新:

香港肾脏基金会及香港器官捐赠行动组今日(1日)举行大爱恩人秋祭仪式,以感谢器官捐赠者大爱无私,为病人延续生命之光的精神。香港器官捐赠行动组召集人周嘉欢表示,有79位器官捐赠者已救活逾230位病人及家庭,功德无量。

在场参与仪式,年逾50的心脏移植康复者马畅初表示,进行移植后感到重获新生,有时间见证儿子完成学业,现今亦积极投入义工工作活出精彩。

两个组织自2017年发起“大爱恩人”遗体器官捐赠者撒放骨灰计划,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的协助下,设立纪念花园,作为器官捐赠者的安息地。周嘉欢致辞时表示,大爱恩人纪念花园建成8年有多,在计划下,有79位器官捐赠者已经或将会在花园长眠。他续指,捐赠者捐赠的器官已救活逾230位病人,令230多个家庭保持完整,属功德无量。

香港器官捐赠行动组召集人周嘉欢表示,在计划下,有79位器官捐赠者已救活逾230位病人及家庭。(主办方提供图片)

心脏移植康复者马畅初分享,称自己年轻时生活习惯差,导致50多岁已有糖尿病及冠心病,需要换心才能保命。马畅初终在2019年获得换心机会,他直言自己重获新生,能够见证当时尚在外国求学的儿子完成学业,令他大感安慰。马畅初表示,现在自己积极投入义工工作,并透过运动强身健体,活出生命精彩。

心脏移植康复者马畅初曾患糖尿病及冠心病,需要换心才能保命,移植心脏后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主办方提供图片)

另一位接受肾移植器官轮候者黄炎华指,多年前亦因作息不定时引致肾衰竭,后来获得换肾机会而重生。然而,由于他在疫情期间两次患上新冠肺炎,令肾脏功能受影响,最近需要重新洗肾。

黄炎华表示,肾病患者经常感到疲倦,而每次洗肾都要花上一整晚时间,认为器官移植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肾移植器官轮候者黄炎华表示,器官移植对于此种疾病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主办方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