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马拉松迈29年成港人集体回忆 跑手激增74倍 见证基建发展
机场三跑十公里赛事将于周日(17日)举行,渣打银行自1997年开始冠名赞助渣打马拉松至今,参赛人数亦由最初1,000人增至现时74,000人,即74倍,“渣打”与“马拉松”早已密不可分,成为家喻户晓的盛事,亦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1990年代,商业机构赞助体育活动在香港并不普遍。渣打银行的老板将外国的赞助文化带到香港,于当时属“行得前”,但亦从此写下历史。见证了多年渣马赛事的渣打银行香港及台湾区公共事务、品牌及市场推广主管关懿婷形容,渣马是“属于香港嘅马拉松”,将渣马变成香港一个品牌,已是“千金难买”,冀未来可助推广“运动旅游”,刺激香港旅游业。
关懿婷指出,渣马1998年在新落成的香港国际机场举办,其后一直见证香港不同基建发展,包括青马大桥和汀九桥等,其深入民心程度,从其名称可见一斑。她说:“2018、19年,我哋正式用‘渣马’呢个名,呢个名系香港人畀我哋嘅。由最初用‘渣打香港马拉松’呢个全称,到后尾既然大家都咁叫喇,不如就变成正式活动名啦。”
除了作为香港人集体回忆,渣马还起到鼓舞港人的作用。经历第五波疫情后,2023年渣马在许多限制下复办,关懿婷对该届渣马特别难忘:“𠮶年得37,000人,减咗一半,但系见到佢哋喺尖沙咀条街戴住口罩(作赛)都好感动,几耐冇见过咁多人吖!”
她表示,渣马的理念是令跑手每年经验都有新特色,会预留参赛名额予50个慈善机构,未来亦会继续探讨在新基建举办。她指,渣打老板没有为渣马定下任何KPI,举办渣马的目的是“为香港做一件事”,形容为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很难量化渣马为渣打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渣马本身变成香港的一个品牌,她指已是“千金难买”。
近年,渣马每年也有近万名海外跑手。她表示渣打有积极做海外宣传,希望令渣马变得更国际化,顺道刺激香港旅游业。2025年,渣马亦会与一些在赛道沿途的本地小店合作,互相宣传,“希望有个全城嘅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