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骗案急增24% 地产文员现身亲述如何跌入骗徒陷阱骗走23万
地产公司文员K小姐9月经Facebook收到一名男子讯息,称因要来港工作而需租楼,“击中”K小姐揾生意心态。该男子向K小姐传送生活照,与她混熟,双方又使用录音讯息及WhatsApp Call沟通,取得她信任。
这名男子后来向她表示在虚拟货币公司工作,向她推销投资虚拟货币。一开始她存款2万元到投资帐户,获利5、6万元,吸引她加码投资,帐户一度显示她获利数十万。到想提款时,客服便以有职员涉嫌犯法为由拒绝,更要求她缴付一笔保证金,否则便会有司法人员上门搜证,她始知受骗,23万元冻过水。她其实有怀疑,曾上网核对方资料,确认其所属公司真实性,令她确信无疑。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高级督察温璧而表示,在今年首九个月共接获3,468宗网上投资骗案,比去年同期下跌近两成;损失金额录得约22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近两成。不过警方发现,10月案件数量比9月急升24%,由于投资骗案是所有骗案中损失金额最大的骗案,警方想提醒巿民切勿掉以轻心,要小心投资骗案以免骗徙有机可乘,提高警惕。
地产公司文员K小姐9月经Facebook收到后来才知是骗徒的男子讯息,称代表公司来港工作,需要租楼。一心打算谈生意的K小姐遂拿取对方个人资料,并约定见面。
骗徒开始向K小姐传送生活照,称希望知道多一点香港的资讯,以便将来到港工作,“本身冇特别同佢WhatsApp,但系佢突然send啲生活照,我仲话你系咪send错咗呀⋯⋯”。
骗徒亦向K小姐表示,他是一间虚拟货币公司的职员,并向她介绍公司架构。期间他们有使用录音讯息及WhatsApp Call沟通,令她从没怀疑骗徒的真实性,惟骗徒以软件问题为由拒绝视像通话。
我哋都有讲过进行视像通话,大家见咗先,但系佢就话有软件问题。但系一路大家都有录音,或者WhatsApp call,都觉得呢个人系真实嘅。
其后骗徒逐渐向K小姐推销投资。由于她有对方的个人资料,更曾到网上核对,确认其所属公司真实性,令她确信无疑。一开始她存款2万元到投资帐户,帐户显示她获利5、6万元,其后她增加投资额后,帐户更一度显示她获利数十万。
我有上网睇过资料,确实有呢间公司嘅存在,都有对过佢所有嘅卡片,就觉得应该系真嘅。
她曾两次成功提款1,000元,惟希望提取更大笔款项时,客服拒绝,“客服话内部人员涉及非法投资以获取营利,要进行司法(程序),或者你(事主)交出一笔指定金额嘅保证金先可以提取返啲钱。如果你指定时间都交唔到,七日内就会有司法人员上你屋企搜索证据。”对方一拖再拖,同时游说K小姐再入钱以拿回存款,确认是骗案时,她已被骗去23万元。
温璧而提醒,即使网上能查到骗徒身份,亦难辨其真伪。她指最近其中最大单一损失金额更达7,847万元,事主是一名38岁本地女士,任职虚拟货币公司主管,骗徒透过WhatsApp联络她,并提供投资方案,令对投资感兴趣的她跌入圈套。
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投资者教育及协作关系总监杨蔚怡指,最近有新的网上诈骗方式:骗徒假冒香港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人员向市民发出WhatsApp讯息,讹称市民涉及洗黑钱等非法活动,要求市民提供银行帐户交易记录和其他敏感讯息,以便协助案件调查,最终令受害人损失金钱。
2024年1月至9月,警方录得734宗“假冒官员”的电话骗案,涉及金额约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1% (55宗)。她指,反诈骗协调中心人员绝不会要求市民披露个人或银行认证资料,也不会要求市民将款项转入任何帐户作为保证金,呼吁市民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