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被指太悠闲 家长安排子女10多项活动 甚至要学金钱管理

撰文: 杜洁心 顾志恒
出版:更新:

有调查指,6成受访家长在暑假会为子女报读兴趣班及补习班,当中四分一家长会花月入3成或以上,然而太多的暑期活动,或会为子女带来另类压力。因怕儿子在新学年保不住今年佳绩,甚至为长远人生作打算,尖子在暑期间仍要补习,学金钱管理;小六生放暑假,反被长辈嫌太悠闲,结果一度被安排10多项活动;中五女生受不住暑假不能外出的压力,索性日夜颠倒式“煲剧”。心理学家建议家长暑假期间不应迫得太紧,亦要应趁把握假期,填补日常的亲子关系。

步入暑假,莘莘学子除了应付暑期功课外,或要参与密密麻麻的暑期活动。有调查指,会为子女报读5个或以上的兴趣班的家长达一成,有近4成家长,会为子女报读3至4个兴趣班;差不多所有受访家长均有为子女安排补习班。思健心理咨询中心注册临床心理学家赵思雅指,日常接触到不少个案,小朋友在暑期期间,活动被安排得密密麻麻:“好似要Keep住返学咁忙咁!”

日常学业压力或会影响亲子关系,专家指家长应衬假期修补。(资料图片)
赵思雅(受访者提供)

小六生被指放假太悠闲曾有喜欢“打机”的小六男生,每晚玩1至2小时,但因家人抗拒、不希望他玩电脑游戏,而且长辈亦嫌他放假太空闲,因此要填满他的放假时间表;报名参加运动班、暑假营、篮球、游水、跆拳道;小时候曾学习过,但已现不感兴趣的社交舞亦要继续,高峰时有十多个项目,现已减至6至7项。

赵形容,男生日常想坐低休息,都不可以,家中有长辈认为要做“健康事”,见他停下,会带他到街上闲逛。

练琴、做功课、补习、学理财是中三尖子的暑假有中三尖子,每年考获首三名,但在暑假期间,因家长担心他下一学年未能考获佳绩、以及担心追不上中六才应考的DSE 的进度;因此,即使现时暑假,一星期有3日要到补习社,补习3个不同科目,另外再加私人补习。

此外,因家长认为学习实用型的东西较理想,男生同时要学习金钱管理,“要有栽培的课程,非玩乐形式,因此一星期有6日要上学!”以致现时在暑假亦感到惶恐,紧张成绩,甚至焦虑,赵形容:“练琴、做功课同补习,这就是他的暑假!”

中五女生索性“煲剧”情况极端的,需要额外温习,却不获理会。有中五女生因追不上进度,虽然担心下一学期成绩,但因家庭环境复杂,以致即使有需要在暑期加紧温习,亦无人理会。惟家长采用旧式传统管教,担心她外出会学坏,因此不准外出,女生索性日夜颠倒的生活,在早上7时至下午4时睡觉,其余时间在家“煲剧”、玩网上游戏,甚至出现抑郁状况,无朋友亦无社交。

赵思雅认为,若学生在日常压迫得紧,应把握机会放松;若有需要追进度的,不妨安排补习;但她强调不同人有不同的情况,要按子女情况作安排。

暑期若安排过多活动、补习或会为子女带来压力,甚或有负面影响。(资料图片)

暑期多报兴趣、补习班或因双职家长临床心理学家朱嘉丽指现时双职父母普遍,或是促使父母为子女在暑期报读兴趣或补习班的原因,以免小朋友闲留在家。然而,报读课程时应考虑子女的感受,而非只顾及课程数量的多寡;她指平日小朋友上学时已很忙,暑假时可尝试一些轻松的游戏及活动,又可以做运动。

防压力要留意子女情绪

为避免活动多压力大,朱嘉丽建议,留意子女情绪转变,如表现得闷闷不乐、失去兴趣及焦虑等,亦有小朋友会要求家长陪伴在侧。至于身体上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肚痛、便秘等征状。朱嘉丽指如持续2至4星期出现有关征状,子女或出现压力,需要求助。

她补充,年幼的小朋友的情绪反应直接,如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不舍离去,会去厕所,表示他们觉得学习环境轻松,喜欢参与有关活动。相反,如小朋友去活动时“扭计”、活动完结时又赶著离开,或是小朋友不喜欢活动的表现,家长应用心聆听,并非指活动已付款而要小朋友继续参与。她强调要以小朋友的兴趣及能力来选择不同兴趣班。

暑假期间家长应放手让子女随意玩,每周最多3至4项暑期班。(资料图片/吴钟坤摄)

趁暑假修补亲子关系资深心理辅导员王颖慧指,学童在日常已要面对不少压力,亲子间的关系或因而受影响,建议家长在假期间,“放手”让子女按喜好,做尽轻松事,“做手工、砌模型、做实验,用厕纸筒整啲嘢出嚟,都系创意一种”,与子女一同玩乐,趁机修补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