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脑炎】病死率高达30% 医生只可作支援性治疗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一名曾接受肺移植的男病人早前证实感染日本脑炎,令港人重新关注日本脑炎。综合政府网站资料,要预防日本脑炎,最重要是预止被库蚊叮咬,采取防蚊措施,一旦要到日本脑炎流行地区,应在出发前接种预防疫苗。万一不幸患上日本脑炎,病情轻微者除发烧及头痛外,不会有其他显著病征,惟如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严重征状,病死率可高达30%,医生亦只可作支援性治疗。

预防日本脑炎应做好灭蚊措施。(资料图片)

日本脑炎主要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病媒蚊“库蚊”叮咬带日本脑炎病毒的猪只或野生雀鸟后就会受感染,再叮咬人类时便可传播,此病不会直接由人传人。根据卫生防护中心数字,去年及前年各录得两宗感染个案。

库蚊是传播日本脑炎的媒界。(Getty Images)

前赴流行地区应接种预防疫苗

预防被蚊子叮咬是有效预防日本脑炎的方法,由于蚊子于黄昏至黎明时分最为活跃,因此这段时间应避免前往郊区,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搽上DEET驱蚊剂等一系列防蚊措施甚为有效。一旦须要到日本脑炎流行地区逗留1个月或以上,如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应接种预防疫苗,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及“减活疫苗”两种,前者须打两针,出发前最少一星期要注射完毕;后者则是成人出发前最少14天、儿童出发前最少28天完成注射。

出现严重病征病死率达30%

万一不幸患上日本脑炎,由受到感染到发病为4至14天,病情轻微者除发烧及头痛外,一般不会有其他显著病征,但病情严重者则病发得快,并出现头痛 、发高烧、颈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颤、抽搐及瘫痪等症状。

日本脑炎并无特定治疗方法,医生只会对患者作支援性治疗,出现病征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而康复者中也会有20%至30%出现永久性智力、行为或神经问题,如瘫痪、反复抽搐或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