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队180周年|特刊出版 访18位警务人员展示初哥到一哥维护治安
今年是警务处成立180周年,警方出版《警声》特刊《香港警察守城故事—不同职级岗位.由初哥到一哥》 今日(16日)出版,访问了来自六大部门、18个不同职级的警方人员,包括处长萧泽颐及“未来一哥大热”周一鸣。
处方说,他们背景不同,抱负一致,无不为维护法纪,服务市民。当中有初出茅庐的新紥师姐、有纵横警界45年的老差骨、有脱下白袍换上辅警戎装的医学教授,更有鲜见于媒体前的警察通讯员及文书主任。
警方:香港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警方指出,在第一个百年,警察须在海盗、三合会、甚至日军等各种威胁下,维持秩序,保护大众;二战后,伴随香港急速发展,警队完善了组织建设,在克服持枪悍匪、越南船民等一个接一个挑战中,日益赢得市民信任与爱戴。
警方续说,在回归前夕,警队逐渐完成本地化和以服务为本的转型,成为真正属于香港人的治安力量;回归后,警队对内妥善应对不同的公众活动,对外积极与国际警界合作,不断完善,不曾止步,使香港保持住极低的犯罪率,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几位警队高层,包括“一哥”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警队“二哥”副处长(行动)周一鸣、“CID总舵”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叶云龙高阶助理处长和警察学院“揸弗人”助理处长陈绮丽,亦在特刊访问中分享多年来见证警队变迁的感受和对未来警队发展的展望。
萧泽颐:警队付出很多 应该让市民知道
萧泽颐在访问中,诉说对做警察的父亲的感想:“小时候大家都有偶像,我的偶像并非球星歌星,而是父亲。他是一名敬业乐业的警察,虽然日夜工作,也会尽量争取时间陪伴我们兄弟姊妹。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常听他分享多姿多彩的警察故事。儆恶惩奸,除暴安良,由此成为我的志愿。”他表示,父亲身教言教,耳濡目染,成为他做警察的榜样。
担任一哥三年,萧泽颐对警队的整体表现满,“同事能够在压力下坚持,在挑衅前克制,在纷乱间精诚团结,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当然仍有改善空间,但瑕不掩瑜,十全十美是理想,力求进步是目标。”他指出,资讯主宰未来,市民愈来愈注重透明度知情权,“默默耕耘笑骂由人可能已经过时,警队其实付出了很多,应该让市民知道。与其任人以讹传讹,不如自己讲清讲楚。以前是谎言说多几次会被当成真,现在是真相不去解释会被误为假。不过目前情况有所改善了,对于假新闻真抹黑,我们很快便有回应。”
被问到对下一任处长有何期许,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宁可他走出自己的精彩步伐。”他说,担任处长三年,也不是只踏着前人的足迹,希望做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经常强调:警员是警队中最珍贵资产。因此,我会尽力提供空间与平台,让同事能够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只要上下一心,各自尽好本分,始终会赢回市民的信任和支持。
“二哥”周一鸣想探讨年青警员生活模式和心态
“二哥”周一鸣两年内由总警司升至副处长,他在访问中说,每个职级都有各自挑战,不敢说完全没有压力,只是已经习惯了。他表示,现在最有兴趣是探讨新一代的想法,尤其年青警员,了解他们的生活模式和心态,“毕竟时代真的变了,我成长时没有社交媒体,他们现在离不开社交媒体;以前我们写论文最花时间是到图书馆找资料,现在他们弹指之间已经可以翱翔无涯学海。与年轻人相处之道,未必是我觉得你废,你觉得我过时;可以是我羡慕你的活力,你欣赏我的经验。”
他表示,基层警员才是警队的中流砥柱,要给予鼓励和支援,以创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其实不单止警队,也包括整个社会,与下一代衔接,殊不简单,也无可避免。”
李桂华:办案时见到有年轻人被煽惑后犯法最感难过
国安处总警司李桂华在访问中说,在警察谈判组多年的磨练,领悟到人与人的相处大可和而不同,坚持沟通亦可令顽石点头。至于被更多人认识了,确实带来些许不便,例如在2019年“黑暴期间”曾遭人在街上无端辱骂,“但只要坚信自己事事光明磊落,又何惧之有。”
他说难过的时刻,是每当在办案时见到有年轻人被煽惑后犯法,“我就会为他们难过和不忿。年轻人灿烂的时光本不应在牢狱中度过,我痛恨那些利用年轻人易冲动和充满激情的特质来诱使他们犯法的人,自己却置身事外。针对这些罪魁祸首,我们一定会锲而不舍地将他们绳之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