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学院内地新生增5倍 倡放宽限额至40% 冀25年底升格大学
政府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东华学院校长陈慧慈昨日接受访问表示,新学年取录逾1500名新生,同比升33%;当中内地新生则有258人,较去年增加达5倍。陈慧慈接受访问时表示,内地收生大幅增多,相信与学校加强到内地宣传,且部份学位配合内地“康养产业”发展有关。她倡议政府放宽自资院校取录内地生的限额至40%,令院校收生更具弹性。
另外,东华学院正争取成为私立大学,她预计若进展顺利,将于25/26学年提交升格申请,冀最快明年底有结果,一旦申请获批,将同时获得应用科学大学的头衔。
同步申请成应科大 一旦升格私大 将获两头衔
东华学院一直争取2025年升格为本港第四间私立大学,校长陈慧慈表示,目前进度合符预期,继早年凭职业治疗学科获得一个学科评审资格(PAA),今年8月“生物科学”范畴已取得第二个PAA,尚余的“社会科学”范畴料明年1月开展,25/26学年正式提交升格私立大学的申请,期望最快明年底或2026年初可获正名。
陈慧慈指,东华学院已加入“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届时会同步申请成为应科大,毋须做两次评审,采取的策略已获教育局建议和学评局赞同,意味一旦东华正名,同时亦会获得应科大的头衔。
本地新生升16% 料持学士学位入学者将增多
适龄学童人口持续下跌,东华学院收生“逆市”上升。陈慧慈表示,本学年全校有1542个新生,当中首年入学的人数有1266人,较去年升37%;高年级入学人数有276人,同比增15%。她指,该校主要开设医疗护理课程,能回应行业人手需求,收生数字上升,反映本地学生修读的兴趣“无低到”,亦倾向选读实用课程,有信心未来10至20年收生依然强劲。
她又指,部份入学的学生已持有首个学士学位,或凭学科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公开试成绩入学,以作专业进修或日后转职,目前相关比例不算多,但相信此类学生会增多,能成为稳定的生源。
内地生本学年取录258个 同比增5倍
至于非本地收生方面,自资院校取录外地生不设限额,内地生则只有6间院校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取录,为上学年学生人数10%或20%。陈慧慈表示,东华新学年取录258个内地生,较去年增加达5倍,并接近10%上限。另外,本学年亦取录数名来自菲律宾的学生。
她认为,内地新生大幅度增加,因为之前取录数字较低,而院校过去一年加强到内地推广,与大湾区的职业学院、机构和中学联系,增加当地学生对东华学院的认识。她指,该校开设的应用老年学、心理学、幼儿教育等课程实用,可配合内地康养产业的发展,而幼教在当地发展逢勃,部份内地学生在当地完成职专课程后,会希望在本地取得学士学位,以助日后返内地有更好的发展。
称今年学生宿位供应充足 日后不排除建宿舍
政府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陈慧慈表示,学界倡议放宽自资院校取录内地生的限额至40%,自资院校理应收生弹性更多,“公营大学系公帑嚟㗎嘛,taxpayer(纳税人)嘅money(钱)嚟㗎嘛,如果佢哋可以40%,点解自资院校又唔可以呢?”。她又强调,自资院校所受的监管更为严谨,绝对不会滥收生。
长远而言,她指,东华除了招收内地生,亦冀能吸纳海外学生,以达至多元化的目标,“唔系只得一类学生”。她指,东华希望能到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甚至一带一路国家推广招生,因当地有不少华人希望到外地读书。被问为何只集中亚洲地区,她强调,要“一步步嚟”,希望逐步扩阔生源,日后有机会招收欧美、澳大利亚学生。
东华学院本身不设宿舍,陈慧慈表示,该校有合作伙伴提供宿位,今年东华学生宿舍供应并无短缺。至于日后会否兴建学生宿舍,陈慧慈表示,首先要成功觅地,东华去年已向政府表达有兴趣加入“北都大学教育城”,正等候教育局邀请提交申请报告书,若日后成功进驻北都,可设立综合型校舍。
陈慧慈于2021年1月13日出任东华学院校长,任期为五年,被问到会否续任,她指,目前言之尚早,任内会继续“全力以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