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工堕毙|工权会:同类意外涉无配戴安全带 与赶工文化有关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何文田昨日(13日)发生夺命工业意外,一名尼泊尔裔男工人在一间国际学校清拆棚架期间,疑从15米高处意外堕下,头部严重受伤,昏迷倒卧于公主道行人路,送院抢救后不治,据了解死者有佩戴安全带。
今次已是两个月内第三宗有人从棚架堕下的事故,工业伤亡权益会表示,同类事故时有发生,不少前线员工没有正确配戴、甚至完全没有配戴安全带,与赶工文化有关,另外不少搭棚工人每日要搭最少四次棚,为求方便而没有正确配戴安全带。
+3
工业伤亡权益会干事刘家乐今日(14日)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该会昨日事发后派人到现场了解,据悉死者有佩戴全身式安全带,暂时未知为何仍会堕下,详细原因有待调查。
他又指,一般棚架堕下的意外,都涉及没有正确配戴安全带,虽然当局已有指引,但前线工作人员未必会遵从。
过往意外个案涉用“爬山绳”搭棚 因贪方便、价钱较便宜
刘家乐解释,过往不少个案都未有遵照指引,使用全身式安全带及独立救生绳,而是使用俗称“爬山绳”的爬山安全带,直接繋在身上。两款安全带最大的分别,是使用前者需要繋在“羊眼圈”或繋稳装置,而后者会直接绑在水管或窗框,容易有堕下危险。
刘家乐又表示,工人选择爬山绳,有很多背后原因,例如较为方便、价钱较便宜、行内文化等。有时则是环境原因,例如大厦外墙没有条件落爆炸螺丝装“羊眼圈”等。
现时指引下,搭棚工人需要受过相关使用安全带的训练,才可搭棚。尽管如此,不少人仍没有正确配戴安全带,刘家乐认为,赶工文化令前线没有时间,或忽略安全措施。他表示,现时全港工人每日都会搭2000个棚架,不少公司为赶工,都会要求工人一日做“四、五转,甚至六、七转”搭棚工作,不少工人只顾搭好棚,而忽略安全。
何文田棚工堕毙|死者遗妻子及在学子女 亲友赶赴医院情绪激动何文田棚工堕毙|男工于学校拆棚时由15米高堕下 送院抢救后不治葵涌男工安装冷气期间从外墙棚架堕下 头部重创昏迷送院马鞍山富宝花园棚架工人由4楼堕下 安全带保命 面伤送院留医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