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恒隆全国性周年义工日 与13慈善机构及青年携手宣扬多元共融社会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促进不同社群之间的交流,是推动社会多元共融、关爱文化的第一步。恒隆地产日前以“与年青人同行”为主题,在香港及内地九个城市同步举办了第五届“恒隆全国性周年义工日”。此次活动聚集了超过1,400名恒隆一心义工和青年义工,并与当地政府、慈善机构、学校以及商场租户等合作,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独特的活动,惠及超过10,000名弱势群体。当日香港的恒隆一心义工队与13个本地慈善机构及社会企业携手,邀请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包括“共创明‘Teen’校友会”的学员和“恒隆视障人士奖学及发展金”的得主等,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活力的嘉年华会,传递多元共融的理念。

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先生指,今年义工日动员各界的力量,携手青少年参与义工服务,提升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向弱势群体传递关爱。他亦特别感谢香港及内地的恒隆一心义工队身体力行,为共建多元共融的社会作出贡献。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女士为活动担任主礼嘉宾,她认为活动“与年青人同行”的主题体现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鼓励更多市民,特别是年青朋友,参与义务工作:“青年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期望他们着眼自身发展的同时,亦不忘贡献国家和社会。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支持各类义工服务,一起令香港更有爱。”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女士(右二)与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先生(右一)参观不同摊位与青少年交流。

义工日促进多元共融 提供平台予年轻人尽展所长

早前获得“恒隆视障人士奖学及发展金”的杜骏兴,在活动开幕礼上与协青社的青少年合作表演街舞,他分享视障者跳街舞虽然比别人更要注意场地空间及舞台环境,“然而今日表演的意义正是希望大家可以用平常心观看我们的表演,欣赏我们精彩的演出,而无需标签视障者的身份。”身为外展社工,他很高兴是次嘉年华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背景的青年人可以互相交流,期待更多企业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来自不同社福机构的青少年于台上进行表演。
第二届“恒隆视障人士奖学及发展金”得主杜骏兴(黑衫者)亦有支持心光盲人院暨学校的摊位。

嘉年华设摊位和工作坊 让不同能力青年被看见

除了台上表演,嘉年华上设有十多个游戏摊位,由不同社福机构主持。其中,宣美语言及听觉训练中心的毕业生Brayden及Vivien就为该中心的摊位担任义工。11岁、患有严重听力问题的Brayden字正腔圆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做义工,很开心参加嘉年华与不同人交流。”现于英国升读大学的Vivien亦指今次嘉年华是难得的机会,让大众了解听障者只要及早接受听觉训练及语言治疗,也可以与他人正常交谈。

活动同场亦举行多场工作坊,包括由推动SEN年轻人以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社企“孺尊”主持的手作工作坊。担任兼职助教的黄咏爱首次于大型嘉年华活动上教授工作坊,她认为这是一次特别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社区人士,而参与工作坊的家长及小朋友都十分积极投入进行手作,令她感到非常高兴。

当日嘉年华有近650名弱势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等到场参与,场面热闹,参加者亦透过各种游戏和体验学习关爱共融的信息。

宣美语言及听觉训练中心两位毕业生Brayden(后排左一)及Vivien(后排左三)与恒隆一心义工一同主持摊位。
黄咏爱在工作坊教导参加者制作马赛克灯,她指助教的工作让她发掘了自己当导师的能力,并从中获得自信。

内地爱心同行 为弱势举办多元化活动

内地的恒隆一心义工队亦携手年轻一代举办了多样化的活动。在上海和沈阳,义工们与大学生合作,组织教育和研学活动,并参观当地大学,启发基层家庭的青少年探索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天津和济南,义工队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社区的小学生提供各种运动体验;大连和昆明的义工队则与学生志愿者一起筹办游戏、工作坊等活动;无锡的义工队则与青年组织在恒隆广场举办义卖市集,将所得的善款捐赠给慈善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武汉和杭州的义工队联合青年服务单位及学生,组织游览东湖海洋世界和京杭运河等当地景点,鼓励儿童关注环境保护等议题。

内地恒隆一心义工队活动一览:

+4

恒隆一心义工队于2012年在香港成立,积极与不同的社会团体及慈善机构合作,为社区献上关爱与支持。12年来,恒隆一心义工队已在香港和内地9个城市11个项目成立了12支义工队,按当地社区的需要,重点开展青少年发展及教育、长者服务、女性赋能、环境保护等各类义工服务,超过13,700名义工参与其中,累计服务时数逾205,000小时,携手构建多元共融的社会。

(资料及部分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