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流感】港府应对招数遭质疑无仔细规划 不能一时三刻推展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夏季流感不寻常地肆虐,公立医院急症室和内科病房爆满,港府昨日(17日)终出招应对。有病人组织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上质疑措施成效,指当局与私家医院协作计划未有仔细规划,不能一时三刻推展。另有前线医生指出,近日情况反映急症室收费增加未能纾缓急症室的需求压力,长远需增加基层医疗的配额和资源,让病人有更多选择。

港府昨日公布应对夏季流感高峰期措施,成效受质疑。(资料图片)

公立医院爆满,港府昨提出新建议,包括与私家医院协作,安排部分病人到私家医院接受治疗。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在电台节目上质疑,建议虽创新,但未见局方有详细规划,包括是否只买床位或同时买私家医院的服务、成本是否高昂、如何分布不同地区的病床等。林志釉认为,有关措施并非一时三刻能推展,又指若由政府购买私家医院服务,长远将资源投放在公立医院更有效。

有非紧急病人需等候12小时

急症科医学院副院长萧粤中表示,公立医院急症室本月的整体求诊数字,较上月增一、两成,部份非紧急病人更需要等候12小时。萧续说,部份急症室第3类紧急病人,例如心口痛的病人未能获得即时处理,担心部份人的病情在等侯期间转变,影响治疗。港府拟邀请卫生署医生在当值时间外到医管局协助,但萧粤中质疑,有多少医生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又质疑卫生署医生对急症科的认识,即使急症室帮忙亦未必能处理首三类的病人。

萧粤中表示,公立医院急症室本月的整体求诊数字,较上月增一、两成,部分非紧急病人更需要等候12小时。(资料图片)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昨日建议,港府向高危人士发出“流感券”。萧粤中认为,流感券是否可行需要视乎病人、私家医生参与程度,认为“流感券”弹性愈大,成效可能愈好。

至于急症室收费由100元加至180元,加价80%于上月中实施。萧粤中认为,证实了加价未能鼓励第4、5类的病人转到基层医疗求诊,认为长远需要增加基层医疗的配额和资源,让病人有更多的选择,减少使用急症室服务。

公立医院昨日(17日)急症室求诊人次为5829,较早前每日近6200人次回落,但内科住院病床平均占用率继续超过100%,达114%。昨日新界西博爱医院的情况最严峻,达128%,其次是威尔斯亲王医院(127%)、伊利沙伯医院(125%)和屯门医院(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