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㓥房】30呎厨厕合一 㓥房户︰太太一边上厕所我一边煮饭
由“机电工程一哥”跃身掌管香港房屋政策的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面对的不再是冰冷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市民。
早前他探访㓥房居民后哽咽落泪,并提出政府资助“优质㓥房”的建议。
现实是不少㓥房比陈帆所参观的单位更加不堪,人均面积可以细小得不及一张乒乓波台,甚至有单位马桶和灶头相距仅四呎,有时饭香与臭味并存。
政府长远必须加快兴建公屋,改善㓥房户生活环境。
《香港01》认为︰
现时全港约有20万人居于㓥房,当中半数申请公屋等上楼。
陈帆提出政府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旧楼单位,再改装成卫生又安全的㓥房或“光房”,以成本价出租予正轮候公屋的基层居民,作为过渡性措施,让他们可居于较人道居所。
建议提出后随即引来连串劣评,但面对觅地困难、公屋兴建量不足,上楼平均要等4.6年,陈帆的建议纵然是杯水车薪,甚或变相将㓥房合法化,但何不让他试行,令一小撮人先受惠?
事实上,现时已有类似计划,陈帆在感慨之余,应尽快提出方案,并阐述有何政策利诱业主慷慨解囊,让社会一同商议。
“厨厕合一” 饭味伴臭味
在㓥房林立的深水埗,地产舖的玻璃外墙贴满租盘资料,套房、有窗套房、复式套房等任君选择,唯独找不到“㓥房”租盘,地产经纪连忙解释,原来只是语言伪术,“套房代表房间内有厕所和厨房。”
70多岁的黄先生与妻子租住了其中一间有窗“套房”,有独立厕所及厨房。记者到访黄家,眼前所见完全颠覆固有想像——黄家是一个“厨厕合一”的㓥房,全屋仅86平方呎,租金2,000多元,七年来业主不断加租,现时接近4,000元,占了家庭收入1.4万元约三分之一。“当时住㓥房,是因为租金便宜,二来近工作地点,三来近女儿。”
“厨厕房”是黄家的“特色”,在小小的30平方呎空间,由马桶至灶头之间没有墙壁分隔,相距只有两步,中间放着一个雪柜,清洁用品、酱油、厨具共处一室,而且只有抽油烟机抽走油烟,没有抽气扇抽走臭气。每当上完厕所,臭气在“厨厕房”内半小时依然未有散去。不过地板十分干净,“我太太非常重视卫生,每天都会抹地,厕所更会用‘绿水’、清洁剂每天抹两至三次。”
平日两人一起在家时,会尽量避免同时煮饭和上厕所,但偶然还有例外,“曾经试过紧急情况,太太一边上厕所,我一边在旁煮饭,整个过程都闻到臭味,好尴尬。但那次赶时间,无办法,唯有继续煮。”当女儿和孙儿来探望时,十分不便,“通常他们如厕的时候,我会先出厅,入面会继续煲汤。”
为了省钱,黄先生早午两餐在家煮饭,然后将剩下饭菜带到工作地点作晚餐。他现从事清洁工作,“有时扫街时会突然肚痛,要即刻走入厕所。”这种情况每月会出现约三次,时而腹泻,时而胃痛,每次症状维两至三天,他怀疑食物受到厕所细菌污染。
“厨厕合一”尚有另一问题,就是在洗澡时水花会不时溅到雪柜,恐会发生危险,“所以平日洗澡时会格外小心。”黄先生因而有特别方法,“首先花洒不能开太大。洗正面时,会用身体挡着水花;到洗背面时,人要180度转身,再用背脊挡着水花,避免弄湿雪柜。”洗头时头望着马桶,远离雪柜。雪柜与花洒之间放有一块胶板,阻隔冲凉水流向雪柜。刻下他最希望尽快获得编配公屋。
㓥房8.88万间两年增三成
政府统计处的《香港分间楼宇单位的住屋状况》报告书指出,2015年本港有约2.52万个单位间成㓥房,合共㓥出8.88万间,即平均每个单位“1开3.52间”,单位数目较2013年政策廿一同类调查多出32.7%;2015年有20万人居住,居民人数比2013年增16.7%,但调查没有包括工厦、寮屋、丁屋等,因此可能低估实际情况。
房户的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得令人咋舌,仅有62.4平方呎,较2013年的67.6平方呎下跌8%,比前特首曾荫权服刑时的独立囚室70平方呎还小。2015年㓥房租金中位数为4,200元,较2013年上升10.8%,占住户入息约三分之一,同期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私人住宅甲类租金指数仅升了7.4%,显示㓥房租金升幅远超其他单位。
住屋是基本人权,联合国早在1991年已提出“住屋权”概念,当中包括稳定、提供基本设施、可负担、适合居住、公平住屋机会、适当地点及文化共融七项条件,强调每人应在安全及有尊严的环境中居住。香港的㓥房很大程度未能达到上述要求,租户除了需面对沉重租金压力,居住环境亦当相恶劣。
据政策廿一的㓥房调查,近半受访租户缺乏厕所、厨房或食水其中一项设备,房内勉强放得下厨、厕、台及床,像黄先生那种“厨厕合一”设计也屡见不鲜。未能符合《建筑物条例》及《消防条例》的㓥房数以万计,单是今年已发生多宗意外,如1月和4月荃湾、深水埗先后发生㓥房大火,6月观塘及红磡㓥房分别塌天花和露台。
陈帆早前到访深水埗㓥房户家庭并出席基层市民居民大会,发言时感触良多,“在不够100平方呎的㓥房,起居饮食、清洁卫生、做功课读书都要在床上进行,真的很惨,这不是我们可接受的!”陈帆说时不禁流泪,两度哽咽,“我们需要给市民、下一代希望,其实是容易讲,但要做出成绩需要决心、需要时间,现在政府是有决心为市民提供适切居所。”
帮助基层的社区组织协会现时有一个小型计划,该机构向业主承租了一个单位,翻新后间成四间各约100平方呎㓥房,租给四个家庭,租金按其经济能力厘定,每月各2,000多元,质素相比一般㓥房为佳。陈帆看中社协这“优质㓥房”计划,提出政府也可落场与非牟利组织或社企合作,向业主租用单位再分租予基层入住,“与其让经营㓥房的人牟取暴利,可不可以由我们(政府与民间组织)去营运?”
陈帆其后更详细解释“同屋共住”构想,其一为㓥房模式,以分间划出不同独立空间,但面积、卫生及安全会较现时㓥房理想;另一为类似“七十二家房客”模式,不同家庭合租同一单位,共用厨房和厕所。陈帆期望此计划由政府带头,并逐渐推广成为一个“社会运动”,因此除了由政府资助外,正构思透过众筹方式筹集计划资金,以争取公众支持。
他亦称已跟发展局和劳工及福利局商讨,又与业主、慈善机构及社福团体接触,各方反应正面,有信心可在年内推出计划,预料首阶段可纳入百余个各约500平方呎的唐楼单位,各间成四至五间约100平方呎独立房间,租金与市价相若甚至低于成本价,每月约4,000元。他强调这是为改善基层市民的居住环境,而非代替公屋,政府仍需觅地兴建公屋。
……
上文节录自第69期周报(2017年7月17日),原文题为《 加快建公屋才是上策 “优质㓥房”只可作过渡计划》,现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7月1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69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