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Van收多钱|营办商另一沙田线 5.19加3毫 业界料有误会非故意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运输署巡查发现北区4条绿色专线小巴线5月19日起收多乘客钱逾两个多月,每程介乎3毫至1元不等,涉多收车费约7万元,现会安排退款,并要求营办商及相关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调查。

翻查运输署网站,涉事营办商营办的另一条沙田系列线,早前获运输署批准于5月19日、即北区系列线收错钱当日加价。有专线小巴业界指,加价要经过多重步骤,包括申请、取得批准信、出通告,再持批准信向电子支付公司申请调整收费程式,形容出错机会极微,相信今次事件是过程中有误会。

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亦指事件匪夷所思,令人时刻担心要留意小巴有无加价,他称以现金支付乘客或难申请退款,建议小巴可在减价一两个月作为赔偿。

运输署公布北区4条专线小巴线收多乘客钱逾两个多月,每程金额介乎3毫至1元不等,料共收多乘客约7万多元。(王译扬摄)
501A、501C及501K收费已由原来5.7元回落至5.4元。(资料图片/王译扬摄)

今次4条多收费用绿色专线小巴路线由富明有限公司营办,501A、501C、501K来往粉岭雍盛苑、欣盛苑至联和墟的循环线,501S则为来往上水、粉岭至观塘的通宵路线。相关营办商为“小巴大王”马亚木旗下的富明有限公司。

运输署指营办商已搁置涉事4条路线加价申请

《香港01》早前到站前视察,据其退款通知显示,501A、501C及501K多收了3毫变 5.7元,501S则多收1元变28元。运输署上周六(27日)回复亦确认,相关路线早前有申请加价,运输署仍在审批,但因今次事件,营办商亦已搁置申请。

营办商另一沙田线 5.19获准加价3毫 是否搅乱咗?

至于今次收错钱原因为何?翻查运输署网站,富明经营的另一条系列线、沙田区807系列线,原来在501系列线收错钱起当日、即5月19日,已获署方批准加价。据加价通告显示,6条807系列线于5月19日起获准加价3毫,相关加幅与501A、501C及501K收多的钱相同。但未知当中是否有搅乱成分。

绿色专线小巴总商会主席苏世雄称申请加价涉多重手续,收多钱机会极微。(资料图片/李耀宗摄)

绿Van总商会:申请加价涉多重手续 “好少听到咁出错”

绿色专线小巴总商会主席苏世雄今早(2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专线小巴申请加价涉多重手续,首先营办商要就加价向运输署提交全年收支数据,署方检视过加幅后约在数个月内会交予区议会审视,批核后再定时间加价。

他表示,当营办商取得批准信后,会出通告告之加价事宜,并持批准信向八达通等电子支付营办商申请修改收费程式,形容出错机会极微,“好少听到咁出错”,相信过程中有误会,营办商也不会故意收多车资。

苏又说运输署有机制巡查收费,但不知几时巡查一次,也会不时抽查一些获加价小巴线路,把控十分严格,又重申加价程序清晰,难以推测今次如何出错。

刘国勋称事件匪而所思。(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刘国勋:料或涉人为疏忽 建议营办商减价一、两个月

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亦指事件匪夷所思、令人担心,或要时刻留意小巴线有无加价。他指据其所知涉事小巴线两年前申请加价,但地区提出反对,最后已达成共识调整加幅,但暂未落实,相信营办商非有心为之,过程或涉人为疏忽。

他指出,若用八达通等支付工具付费,相信退款不难,但现金支付的乘客则较难追查,建议可简易处理,例如在指定一两个月减价补偿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