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圣保罗男女中学诞两状元 女状元与病童相处萌从医梦

撰文: 罗卓敏
出版:更新:

圣保罗男女中学于今届文凭试中两名学生李朗轩和邓惠慈,分别成为文凭试状元,二人均表示未来打算攻读医科。其中女状元邓惠慈表示,立志从医始于中五曾到医院实习,与长期病患儿童相处,令她立志成为医生,日后协助患病儿童克服病魔,3助他们康复后融入社会。男状元李朗轩则希望未来成为前线医护人员,同时研究新药物。

圣保罗男女中学两名文凭试状元李朗轩(左)和邓惠慈(右)。(吴炜豪摄)

邓惠慈在4科必修科外,生物、化学、物理科均取得5**,她对于考获佳绩感意外,因预计只有6科37分。她特别感谢家人,在她读书感到压力大、情绪差时对她包容。邓父任职工程师,母亲曾任中学老师、现为家庭主妇,二人均对女儿成为状元感惊喜。

邓惠慈期望日后入读医科,认为医生可见证生命的诞生与流逝,是一份很特别的工作。她忆述,中五时曾跟随一名儿科医生从旁观看他工作一星期,最深刻是遇上一名约5岁的小病人,惠慈需不时陪他聊天、看电视。及后从医生惠慈从医生口中得知,不少小病人长期住院,家人亦非经常探望,须依靠护士照顾;不过护士工作繁忙,若小病人要吸引护士关注,“一系好乖,一系好曳”。

这段经历令她希望日后能成为医生,协助患病儿童尽快康复,以及在香港和外地做义工。

该校另一名状元李朗轩,初步打算报读港大医科。他解释,以往曾到大学观看医科课堂,认为读医能与自己对科学的兴趣融合,希望未来能成为医生,同时研究新药物。对于考获佳绩,李朗轩表示兴奋,认为成绩超出预期,因为自己中、英文成绩稍逊。

圣保罗男女中学多名学生考得佳绩。(吴炜豪摄)

状元读书心得:上堂留心

邓惠慈和李朗轩均认为,日常上课必需专心上课。邓惠慈称,她会在长假期每日花6小时温习,闲时会阅读、唱歌减压。李朗轩则称,每日会花1至2小时重温当日学习内容,另会做运动减压。

对于新特首林郑月娥的教育政策,邓表示,政府投放更多资源在教育方面是一件好事,但认为更应助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住㓥房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平台去竞争,让他们也有机会入读心仪的大学。李朗轩则认为资源应投放至大专院校,特别是学费高昂的副学士学位。

对于近年港独思潮,李朗轩表示现时谈港独是不设实际,社会需反思为何出现港独思潮、政府施政是否有问题。他个人认为,问题源于年青人不信任政府,从而对国家反感。对于占中事件,邓惠慈认为与其责怪参与非法者,倒不如思考为何会出现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