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急症室亡死因 专家指院方评估低于标准 可能促致事主死亡

撰文: 凌子淇
出版:更新:

中港司机疫情期间因腹痛入住屯门医院,在隔离病房等候近7小时后亡,死因为肠脏淋巴癌引致急性腹膜炎。死因研讯今(17日)续,急症科专家出庭作供,他指虽然事主入院时情况尚算稳定,未有投诉腹痛等症状,但他当时心跳偏快、严重腹胀、刚获内地医院诊断有癌症等迹象,足以让医护判断其病情严重。专家认为院方进行的初次医学评估低于标准,打后数小时亦没再进行评估或持续监测,有可能促致事主死亡。

死者黄润全(终年55岁)于2021年8月18日,由广州医院转送至屯门医院,逗留急症室隔离病房期间被发现失去反应,同晚不治。

急症科专科医生谭伟恩认为,院方评估死者黄润全的评估不理想,只给予最底限度的评估。(凌子淇摄)

认为院方只给予最低限度的评估

急症科专科医生、港大医学院教授谭伟恩(Timothy Rainer)以专家证人身份作供,他指黄入院时清醒,急症室分流将他界定为第三级“紧急”病人的做法可以接受;黄被分流后36分钟见医生,亦在合理范围之内,但当时医学评估并不理想,院方只给予了最低限度的评估,甚至低于标准,除了血红素及血糖外,没有其他血液检查,亦没评估黄腹胀情况。

入院后数小时未有作再评估及监测

谭伟恩指,院方当日下午2至8时之间,没为黄进行任何评估。黄有数小时未获良好评估,如电脑扫描、血液测试等,难令医护判断他有否缺血性肠道问题。即使黄没有腹痛,亦应安排基本检查、持续监测及覆查。由于医疗记录有限,故他难以推断院方延迟治疗,有否促致黄死亡;认为院方未能及时评估,有可能促致黄死亡。

急性腹膜炎可随时致命

谭伟恩又指,T细胞淋巴癌患者,若及时获合适治疗,存活率可达15至25%,急性腹膜炎如同心脏病,随时可致命,虽然黄入院前尚算健康,但因院方检查及评估不力,导致医护未能及时作出明智决定。

死者黄润全由广州上救护车到关口时的相片,显示他腹胀严重,但仍清醒,可与救护员沟通。(家属提供)
专家谭伟恩认为,死者黄润全入院时腹胀严重,加上有癌症新近病史,足以推断他情况严重(家属提供)

心跳快下压高是血液循环不顺症状

谭伟恩认为,黄的严重程度介乎第二级“危急”至第三级“紧急”之间。虽然黄入院时情况相对较稳定,没感受到痛楚,但他当时心跳偏快、下压较高,反映其血液循环不顺,而且他有严重腹胀,再加上癌症的新近病史,足以推断他的情况严重。

黄有多重病史不适合做手术

诊断方面,谭伟恩指急性腹膜炎及小肠穿孔可藉电脑扫描或手术发现,但不一定要等黄的X光检查结果,才有基础安排他做电脑扫描,医生若对黄的腹胀有怀疑,要求安排电脑扫描也是合理且可预期的。病人一旦诊断出有小肠穿孔,便需接受手术,惟黄有心脏衰竭、中风等多重病史,其情况并不适合做手术。

死者黄润全姐夫曾繁鸿称,黄在等上病房时仍清醒可对话。(凌子淇摄)
护士长张振广称,死者黄润全入院时被列作第三级的“紧急”病人,并被安排在隔离病房,又因疫情关系,要减少与隔离病人接触,若病人没有按铃,护士只会靠ipad监察。(凌子淇摄)
屯门医院急症室医生甘伟权称,死者黄润全入院时没有投诉腹痛,X光诊断未发现小肠穿孔。(凌子淇摄)

重点仍是要有医护巡视

谭伟恩建议,院方推广个案评估予各科医生跨部门讨论个案,从而得出合适诊断及治疗方案;院方应进行定时监测,即使现时隔离病房已设置玻璃窗供医护监测之用,重点仍然是要有医护巡视,并说:“如果没人去看病人,不论用iPad抑或玻璃窗亦无分别。”

医护判断要有跳出指引的思维

死因裁判官林希维指,有急症室医生指黄被评为“紧急”病人,根据指引毋须安排定时监测心电图、血氧等维生指数。谭伟恩说,并非所有“紧急”病人都需定时监测,但认为“紧急”病人涵盖范围广,医护作出判断时,应跳出指引的思维(think outside the protocols)。

案件编号:CCDI-1035/2021(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