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一成受访妇女患缺铁性贫血 吁育龄妇女多吃蔬菜水果
铁质对于人体的氧气运输和细胞功能至为重要。铁摄取不足或铁流失过多,例如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导致缺铁。卫生署今日(16日)发表铁质水平性报告,发现在15至49岁女性群组(即育龄妇女群组)、约每6人就有1 人缺铁,而每10人就有1人患上缺铁性贫血,认为情况值得关注。
卫生署建议尤其育龄妇女进食含铁质丰富的食物,例如肉类、海鲜、深绿色蔬菜和豆类等,亦建议公众在进餐时减少饮用茶或咖啡,避免影响铁质吸收。
卫生署今日发表铁质水平性报告,调查本港人口的铁质状况,共访问了16,655名15岁或以上的香港人口,当中2,072名受访者进一步完成身体检查。
育龄妇女广义上理解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一般将育龄妇女的年龄界定为15至49岁。今次调查就发现,约每6名15至49岁的妇女(即育龄妇女群组)中,就有1人缺铁,即代表其血清铁蛋白数值少于每升15微克;而每10名育龄妇女就有1人患上缺铁性贫血,即是同时缺铁和贫血。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非传染病处主任何家慧说:“育龄妇女缺铁唔系一个好嘅现象”,若患上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感到疲倦和乏力,亦会在怀孕早期增加早产和婴儿死亡的风险。
何家慧指,本地人口(包括育龄妇女)的缺铁普遍率在5.0至19.9%之间,根据世卫关于使用血清铁蛋白浓度以评估铁状况的指引,属于“轻度公共卫生问题”范围。另外,本港育龄妇女有较高的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普遍率的情况,与其他高收入国家的相关研究结果亦相若,相信与育龄妇女定期过多经血流失有关。
卫生署:建议进餐时减少饮用茶或咖啡 免影响铁吸收
何家慧建议,公众(尤其育龄妇女)可选吃铁质丰富的食物、进食足够水果和蔬菜、进餐时减少饮用茶或咖啡,以及缺铁的高危人士可跟从医生指示服用铁质补充剂。
她解释指,因为茶和咖啡含有多酚,多酚会锁住植物来源的非血红素铁,以至未能吸收铁质,所以喝茶或咖啡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建议在饭后两小时后才喝茶或咖啡。
她补充,一般人无需要使用铁补充剂,铁质多经由食物摄取,若铁质太多会引起肠道不适、便秘等问题,建议一般人可以健康饮食为主,对于无症状及一般风险人士而言,目前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常规缺铁筛查或全面服用铁质补充剂。
育龄妇女平均每日铁质建议摄取量为18毫克
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营养师钟蓉文表示,15至49岁的女性平均每日铁质建议摄取量为18毫克;15至17岁的男性为每日16毫克、18至49岁的男性为每日12毫克。她续指,铁质丰富的食物分为动物来源及植物来源,植物性食物占日常膳食的大部分,选择得宜可以提升铁质的摄取量。
她建议,每天吃5至7两不同种类的肉、鱼、蛋及代替品(如豆类、豆制品);每日最少吃1碗半(煮熟)不同种类的蔬菜;每日最少吃2份水果,餐后可选吃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