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进口急冻龙脷样本检出甲基汞金属超标 食安中心指令停售下架

撰文: 梁祖儿
出版:更新: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今日(13日)公布,一个法国进口的急冻龙脷样本被检出金属杂质甲基汞含量为百万分之0.8,超出法例上限的百万分之0.5,食安中心已指令进口商 The House of Fine Foods Limited 将受影响产品停售及下架,并正追查有关产品的来源和分销情况。

食安中心验出一个法国进口的急冻龙脷样本含百万分之0.8的甲基汞,超出法例上限的百万分之0.5。(示意图/Shutterstock)

食安中心指,透过恒常食物监测计划,从进口层面检取一款法国进口的急冻龙脷样本作检测,结果显示其甲基汞含量是百万分之0.8,较法例上限的百万分之0.5多出百万分之0.3。产品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急冻龙脷
来源地:法国
生产日期:2024年2月7日
此日期前最佳:2027年2月7日
进口商:The House of Fine Foods Limited

食安中心称已通知涉事进口商的产品违规情况,并指令其将受影响产品停售及下架,同时正追查产品来源和分销情况;食安中心呼吁市民停止食用受影响批次的产品,业界如持有该批产品,亦应即时停止使用或出售。

食安中心续指,鱼类中的金属杂质汞主要为甲基汞,摄取大量的汞会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及成人的视力、听觉、肌肉协调性和记忆力。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指出,进食捕猎性鱼类是人类摄入汞的主要途径,而食安中心的总膳食研究报告亦指出体型较大或捕猎性鱼类,如吞拿鱼、金目鲷、鲨鱼、剑鱼、旗鱼、橘棘鲷和大王马鲛鱼等,其汞含量可能较高。

因此,食安中心呼吁孕妇、计划怀孕的妇女、幼童这些较易受汞影响的人士,应避免进食上述鱼类,而在选择鱼类时可首选体型较小的鱼类,从而减少摄入过量金属污染物。

食安中心引述世卫早前指出,进食捕猎性鱼类是人类摄入汞的主要途径。(资料图片)

根据《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第132V章),任何人如售卖金属杂质浓度高于法定上限水平的食物,即属违法。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处罚款五万元及监禁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