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答问会】两大特色位隐藏政治讯息 林郑泛民联手抽击CY?

撰文: 沙半山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新官上任不足五日,便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宣布50亿元教育开支方案,被视为展现“管治新风格”第一击。其实,整场答问会的精彩之处,不仅在冷冰冰的新教育拨款数字,还有尽在不言中的政治姿态,其中包括两大特色位,隐含林郑与部分泛民议员联手抽击梁振英的味道。

林郑月娥赴立法会答问会,选择站在立法会主席右侧,梁振英昔日站在主席前方发表施政报告或出席答问会。(钟伟德摄)

第一个特色位:部分泛民站立迎送林郑月娥

民主党、公民党等部分温和派议员一改过去5年做法,在林郑入场及离场时均站立迎送。站立等候特首进入及离开会议厅,是立法会答问会的一贯传统,在董建华及曾荫权年代亦沿用此做法,惟梁振英上场后,行政立法关系陷入低点,泛民才摒弃传统,以示抗议。可以说,今次部分泛民议员选择站立迎送林郑,除了表示对新政府释出善意,其实也是曲线“掴”了梁振英一巴。公民党杨岳桥回应此举时亦表明:“当林郑做回一个正常特首时,议员便会做回一个正常的议员。”暗指梁振英是“不正常特首”的批评,跃然纸上。

林郑月娥步入会议厅时,部分泛民议员站立迎接,但亦有部分人选择坐着“恭迎”。

第二个特色位 林郑改为站在立法会主席位旁

林郑月娥今日选择舍弃梁振英昔日“企位”,不再站在立法会主席前方发言,改为站在主席右侧。对于这个“企位”问题,政圈人人“心领神会”,行会成员汤家骅代为代解画称,“企位”显示林郑尊重立法会的地位,是立法会的客人;实政圆桌田北辰则指,林郑刻意展示不做CY 2.0;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称,林郑在上任后就尽快到立法会,而且刻意改变企位,是重视行政、立法关系。

事实上,过去特首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或发表施政报告,惯例是并排站在立法会主席身侧,没有前后之分,例如前特首曾荫权在立法会迁到金钟现址后,亦是站在时任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身侧发言。但前特首梁振英上任以来,改为站在立法会主席座位前方。五年过去,林郑月娥一上任,就恢复旧制,选择站在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右侧发言,与泛民改为站立迎送特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曲线“抽击”CY。

曾荫权2011年10月到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时,站在时任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右侧发言。(getty image)
梁振英上任后,改为站在立法会主席前方。(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涂谨申:林郑“好忍得”

民主党涂谨申称,林郑表现整体合格,“好忍得、EQ高咗”,展示好平静,但唯独回应朱凯廸提问时,提到是有人介入横洲问题,如没有人介入则较易处理,涂认为这是林郑当发展局局长时的心态,是不利解决问题的态度。

林郑月娥进场时,部分泛民议员起立,以示尊重。(港台影片截图)
林郑月娥进场时,部分泛民议员起立,以示尊重。(港台影片截图)
林郑月娥离场时,建制派议员全体起立,以示尊重。(港台影片截图)
林郑月娥离场时,部分泛民议员起立,以示尊重。(港台影片截图)

翻查立法会《议事规则》和《内务守则》有关行政长官答问会的部分,并无规限特首的企位,只列出了答问会时间、议员质询次序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