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号访港】禁采访拍摄安排惹争议 议员促局部开放非敏感区域

撰文: 郑秋玲 金芷灵
出版:更新:

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首次访港,将于周末(8日及9日)开放予市民登舰参观,但官方列明登舰者不得拍摄及携带拍摄器材。有熟悉军事的学者表示,军事设备上禁止拍摄是惯常做法,尤其“辽宁号”为中国第一艘自建航母,在实际操作上仍在摸索阶段,因此不便曝光及流传太多细节。不过,限制拍摄安排也惹来部分人不满,有议员批评开放“辽宁号”原意亲民,建议局部开放非军事敏感区域予市民“打卡”。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辽宁号,刚完成第一阶段跨区机动训练。(网络图片)

据官方安排,除军队随舰记者外,今次“辽宁号”的开放活动不对媒体开放,只能由驻军提供资料。公众登舰后亦是禁止拍摄,解放军驻港部队发言人姜波表示,即使参观人士带手机获放行,登舰后依然是不能摄录。

舰艇“海口号”访港。(政府新闻处图片)

参照以往有中国军舰访港并开放予公众参观的安排,今次“辽宁号”彻底禁止摄录,保安相对严密。例如于2009年访港的529护航编队舰艇“舟山号”及“徐州号”开放予4,000市民参观,获安排“挥旗仔”欢迎海军的一众小学生,可以上船任影相。

于2012年访港的海军171护航编队,其属舰“海口号”及“运城号”停泊昂船洲海军码头,开放3天予6,000市民参观,尤其是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海口号,舰上有多种当时的新型雷达及武器,如相控阵雷达、可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等,其先进可媲美国神盾级舰只,传媒及公众登舰后也可拍照。

学者:限制拍摄是惯常做法

研究香港军事史的学者高添强认为,“辽宁号”作为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相信其实际操作仍处摸索阶段,故不欲泄露当中新设备:“尤其是航母是一套极度复杂的作战系统。”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须解决,为保持形象,不欲内部设备曝光及公开流传。

他又认为,参观军事设备被限制拍摄是惯常做法。他分享,1997年载英军撤离的英国军舰漆咸号,他曾到码头外边指摄,亦被军人阻止;即使是美国航空母舰开放,公众参观时虽可拍照,但都是在军人严密监控下,而且不能使用长镜头。

参观“辽宁号”的入场券上列明,禁止拍摄。(资料图片)

身分证核对 过安检禁政治宣传品

除了不得拍摄外,据该入场券上的参观须知,参观人士须一人一券,凭券进入码头及军舰,并必须带备身分证核对,在登上接驳船前接受验证及安检。除了不能携带摄影摄像器材、食品饮料、危险品外,政治性宣传品如传单、横幅等均禁止入场,不过须知上无列明如何界定这些物品是违禁。

未满18岁人士须由成年人陪同

参观人士必要凭身份证及入场券核证,由于是按实名制登记,参观券不得转让他人。另外,考虑到参观通道局部区域较为狭窄,且需攀爬,为确保安全,未满11岁儿童、孕妇及行动不便者,均不能进场。而18岁以下人士,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而且,参观人士必须跟从指定路线,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非参观区域。如有任何异议,驻军保留最后决定权。

议员批限制拍摄矫枉过正

解放军官方就今次辽宁号的参观限制多多。惟议员尹兆坚认为并不合理。他指,中央决定让港人登舰参观,原意是希望以亲善的行动接触市民,让港人了解国家海军的实力和军事发展,但又同时不容许参观者拍照,批评有关安排是矫枉过正。他续指,相信入场参观的市民大多对解放军及国家军备很有兴趣,而且花了不少时间排队才取得参观券,直言不容许参观者在甲板上“打卡”是十分奇怪:“唔畀打卡不如唔好开放。”

另一议员田北辰表示,以往有外国军舰访港时亦容许参观者拍照,相信参观者对军舰很有期望,如不能拍照会感到“好无瘾”。他认为可局部开放军事上不太敏感的地方,容许市民拍照,而非“一刀切”把军舰上所有地方都禁止市民拍照,相信参观者亦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