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和风再吹  林卓廷:世界咁美好? 陆颂雄:别太快闩后门

撰文: 何宛儿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上场两星期,民望急升11分至63.7分,民主派暂时未见强大狙击行动,早前甚至与建制派大老们“同台食饭”,探讨某些议题合作的可能性,惟随着刘晓波事件等议题出现,两边阵营火花渐起,微弱和风似乎并没有吹散议事厅内的硝烟。究竟,两派议员未来能否有合作空间?这个空间怎样才会出现?《香港01》邀请一对立法会“宿敌”民主党林卓廷和工联会陆颂雄,跳出议事堂,在篮球场上“合作”,当二人做队友作战时,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合拍”。陆颂雄期望,“新政府上台是一个新开始,希望有一个新的空间予大家去倾”,林卓廷却质疑:“世界有冇咁美好?”又慨叹体育精神难适用于立法会,“因为现行政治制度并不公平”。场地借用:圣公会蔡功谱中学

新政府上场,陆颂雄希望有新开始,但林卓廷却对此表示怀疑。(梁鹏威摄)

球场上一个沉著 一个拼搏

林卓廷和陆颂雄在球场上,展现了他们的风格,前者沉著冷静,后者热血拼搏。他们由20年前的中学学界结缘,陆颂雄和林卓廷分别是中华基督教教会何福堂书院、路德会吕祥光中学旧生,两人毕业后各有发展,步入政坛后、晋身立法会前,曾在不同场合辩论政策。 在林卓廷眼中,陆思路清晰,“每次访问都准备很多数据、理据出来讲”,更是一个老实人,“议会上有很多人身攻击,说些很难听的说话,但陆兄不是这种style。”而在陆颂雄看来,林做事十分努力,专注拼搏,一如在篮球场上了解自己有身高优势,在立法会内都能把握一两个突出的议题“咬着不放”,在泛民中是相对议事论事、“倾到偈”的同事,但有时说话比较不留余地。

陆颂雄曾在立法会宣誓风波扰扰攘攘之时,在议事厅大开嗓子斥责青年新政两位议员。在球场上,陆收起火爆,但仍十分冲动。(梁鹏威摄)
林卓廷十分懂得善用自身的优势。(郑子峰摄)

谈政治 林卓廷:制度不公 体育精神难应用 即使二人在球场上可以暂时搁下政见分歧,欣赏对方议事论事,惟当面对公共利益和公众议题,二人又退回到原有的政治底线上。林卓廷指不能以“私交倾掂佢”,因为彼此也要向党友、政治阵营,以至市民交代,互动十分复杂。 立法会内两个阵营不时剑拔弩张、火花四溅,林卓廷认为“体育精神”难以适用在立法会。他形容,球场上有相对持平的球证,故偶有争议亦对两方关系无大碍,但议事堂内情况不同。他强调,“若制度不公道,即使两队波本身冇咩嘢,你唔公道,有一边就会觉得:‘喂,偏帮㖞!’咁咪好容易出事啰!”林卓廷将矛头指向政治制度,认为此是造成议会生态恶化的源头。 陆颂雄看待政制,与林明显有分歧。他指凡事没有绝对公平,虽然希望社会愈来愈公平,但仍要尊重现有的游戏规则。“即使球场上你都会不满球证的判决,球例亦有不公平地方,但应是不停检讨或优化,而不是冲击球证,叫埋球迷落来搞串个场,搞到场波打唔到落去。”他认为,球场上对阵双方应秉持“体育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场波,在议会中大家有不同意见也好,相信亦可为社会公益而共同努力。

在球场上二人能够谈笑风生,但说起民生、政治,始终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开嫌隙。(梁鹏威摄)

谈民生 陆颂雄:合作要有超越党派利益的默契

说到可以合作的议题,二人对望,静默了几秒。陆颂雄打破沉默,说期望在标准工时、侍产假等政策上,各党派间可以增强沟通,培养“超越党派利益、只为公众利益”的默契。 陆重提新怨,指立法会早前审议《雇佣条例》时,按劳顾会共识推行3天法定男士侍产假,但民主党却提出修订,建议把侍产假由3天增至7天。他指,工联会亦不满只有3天侍产假,但认为应尊重劳顾会作为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或协商机制,而政府已明确表明,如修订通过就会抽起草案,批评民主党的行为是政治计算多于为公众利益,形容那是“不愉快经验”,反问在最后阶段提出修订对事情有何好处。 林卓廷闻言,不讳言是为“令工联会尴尬”,又反驳工联会既然声称争取7日侍产假,政府提出3日就不应“收货”,民主党议员利用“游戏规则”给予的权利提修订并无不妥,认为工联会应一起合作,迫令政府再度谈判。“廷,唔收货,咪零啰!争取劳工或基层的权益,由以前回归前或回归后都是不容易的,不能够一开始拎住个绝对标准,去否定一些中间过渡方案。”陆颂雄回应道。 林卓廷指,民生议题上大家绝对“有得倾”,前提是不能在不公允、不公义的政治制度下,故建制和泛民合作起来仍有很多制肘,例如政府和中联办会干预建制派的决定,又举例前特首梁振英透过民建联周浩鼎修改交予UGL调查委员会的文件。 重提旧事,气氛顿时僵持起来。

提及有否可议题合作,陆颂雄说起“侍产假”一事,认为民主党为政治利益而不顾公益,形容是一次不愉快经验。(梁鹏威摄)

妥协与不妥协 若政治真是妥协的艺术,从政者就像钟摆,在妥协与不妥协间游走:有人认为妥协能得寸进,比原地踏步更好,有人则在妥协后被出卖,以后处处防犯。陆颂雄重申,不同意制度局限了各党派的沟通,认为“沟通事在人为,亦很在乎从政者的气度。”他举例,十分欣赏民主党在2010年提出的政改方案,“你们在顾全大局下支持了,我不相信现在的制度会比2010年更加不合理或不民主,当年都做到沟通和协商,令政制走前了一步,今日不是完全没有这种沟通合作的空间。” 民主党在2010年政改后,被批评走入中联办“卖香港”,令该党上了深刻的一课。林卓廷认为,今日的空间比2010年窄,坦言民主党当年将立法会拥有的几票全都押下去,冀换来2017年的真普选,惟最后只得个“假货”,形容此役损害了民主党和特区政府,以至中央政府的沟通互动。他又批评,前特首梁振英在任几年不断令行政立法关系恶化。 陆颂雄认为,新政府上台是一个新开始,冀有新的沟通空间。林卓廷反问:“世界有冇咁美好呀?”而陆则认为无须太快就“闩埋后门”,更顺势说:“工联会有些主张你们都支持的话,咁咪大家一齐推动啰!”林卓廷直言:“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唔系咁容易!”但愿意请负责劳工议题的党友尹兆坚与工联会“沟一沟通”。

民主党在2010年的政改方案,曾走入中联办与之谈判,但林卓廷形容最后却得了个“假货”。(梁鹏威摄)

林卓廷和陆颂雄的想法,某程度上是两阵营议员的缩影,除政治立场的分歧,亦因过去经历,对合作有保留。新政府上场,特首林郑月娥强调要展示“管治新风格”,锐意改善行政立法关系,上任5日即到立法会接受议员质询,派出司局长与议员沟通。和风再吹之时,整个政治生态会否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