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处联同应科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研动态识别等加快私家车出入境

撰文: 吕颖姗
出版:更新:

入境处今日(30日)联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创新的应用方案,透过创新科技提升通关及加强生物特征认证,并探讨发展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技术,以加强入境处服务效率同执法水平。

入境处处长郭俊峰表示,今次合作中创新通关模式会较为迫切,因为口岸人流越来越多,期望可尽快用于私家车过关的口岸。

入境事务处与应用科技研究院今天在科学园签署合作备忘录,今次合作有四个范筹,包括“创新通关模式”、“生物特征认证”、“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械人技术”,其中重点是创新通关模式,利用多重摄影机矩阵感测融合技术,以及提升容貌识别技术,可短时间内捕捉移动中的目标。

至于人工智能(AI)技术,则会用作识别网络安全漏洞及主动侦察威胁,同时保护敏感资料,并利用配备人工智能(AI)的机械人,加强口岸监控和巡逻工作。

入境处处长郭俊峰说,创新通关模式会较为迫切,因为口岸人流越来越多。他表示,有关技术主要将应用于私家车过关的口岸,但目前未有各项方案的推行时间表细节,届时将根据应科院建议,决定于哪一口岸率先试行。

出席仪式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今年施政报告列明“创科便民”为保安局其中一个致力推动的政策,“我哋期望以创新科技去服务市民,便利生活,今日我就见证其中一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