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录6988黑脸琵鹭 后海湾占375只 观鸟会忧新田填塘毁栖息地
香港观鸟会公布一年一度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今年黑脸琵鹭全球数量微升5.4%至6,988只,是连续第三年录得逾6,000只,数量趋于平稳。香港及深圳的后海湾则发现375只,较去年增加25.4%,回升至300只以上水平,惟占全球比率录跌至5.4%,是历来第二低。
观鸟会引述渔护署资料指,曾在新田一个鱼塘录得181只黑脸琵鹭,占本港发现量一半,惟新田科技城项目需填平近百公顷鱼塘,将引致30年来本港最大的湿地丧失,影响香港的黑脸琵鹭度冬数量,呼吁政府重新检视填塘必要性。
观鸟会公布今年1月在全球动员逾200名保育专家及义工数算,完成今年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普查发现,今年全球录得共6,988只黑脸琵鹭,较去年多355只,连续第三年保持逾6,000只水平,录得最多的地区是台湾,共4,135只,占全球59.2%,但较去年减少2.2%。
香港及深圳后海湾方面,共发现375只,较去年增加25.4%,亦回升到300只以上水平,惟占全球比率录历来第二低,跌至5.4%。跌幅最大的地区是澳门,由去年的21只跌至今年仅13只,料与发展干扰倍增以及湿地保育力度不足有关。
香港观鸟会总监余日东认为,后海湾数量追不上全球升幅,今年仅回复至近十年来的300多只水平,不排除只是“全球数字上升带动香港回升”,强调黑脸琵鹭数量是湿地质素指标之一,此趋势显示本港湿地质素在这十年间未有太大改善。
他又说,香港过去是全球五分一黑脸琵鹭的度冬地,但现时占比逐年减少,显示香港湿地对黑脸琵鹭的吸引力降低,强调香港有国际责任守护黑脸琵鹭栖息地,否则牠们有朝一日会放弃后海湾湿地。他指传统操作鱼塘区与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同样重要,冀政府及早立法保护所有鱼塘。
渔护署曾在新田一渔塘发现多达181只黑脸琵鹭,惟新田科技城项目需填平近百公顷鱼塘。余日东称对本港黑脸琵鹭前途感不乐观,认为一旦开发新田恐唇亡齿寒,不但会影响香港的黑脸琵鹭度冬数量,甚至会连带影响到整个大湾区,又以澳门近年大兴土木令干扰黑脸琵鹭栖息地为例,形容是“今日澳门、明日新田”,呼吁政府检视填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