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异常多汗,多梦乏力,反映脏腑不健康?
出汗是人体排毒方式的一种,四季中,夏季是最能够自然出汗的季节,既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又维持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正常人24小时内会自动蒸发约600-700毫升透明无色的汗水,若在正常情况下超出这个范围,则要考虑是否脏腑健康出了问题,尤其是女性,若然出门在外时汗流浃背,实在有损个人形象。
Janet问:
谭博士你好,情况是这样的,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出汗,如今天气热,症状更加严重,每天走去上班的路上,背部和腋下的衣服都湿了,回到公司总是觉得十分尴尬,工作的时候就算坐著不动手心也常常冒汗,需要用大量纸巾抹干。晚上睡觉睡不踏实,容易做梦,注意力也不集中,全身还无力,走一点路都觉得很累,第二天感觉十分没精神,这样的情况已经好有几个月了。去医院检查又说没问题,但我真的想要改善一下这种状况,请问中医是怎样看待这个病?
经详细诊断后,我答:
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皆属正常。而在感受外邪时,出汗又是祛邪的一个途径。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者,亦无需治疗。但你现在不仅出汗多,且多梦,四肢乏力,精神差,便应需要调理身体以改善症状。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毛孔)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天时时汗出,活动后加剧者,称为自汗;睡眠时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而你是属于心血不足型自汗。
Janet问:
请问自汗的具体病因是什么?
我答:“自汗和盗汗的具体病因如下:
肺气不足体质较差,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气不足的人,肌表疏松抵抗力差,腠理(毛孔)打开而致自汗。
营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不平衡,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导致营气卫气不和,不能抵抗外邪,而致汗出。
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失血之后而令血虚,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虚不能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
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伤津,或热邪损耗阴液,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迫津液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邪热郁蒸由于情绪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油腻食物,或体质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Janet续问:
如果想要改善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答:“由于你是属于心血不足型自汗,因此治疗上应以养心补血为主。你可尝试以下方法:
食疗
浮小麦红枣茶材料:浮小麦6克,红枣3枚。做法:将材料放入焗杯中,加适量热水焗泡15分钟后即可热服。服法:每日1次代茶饮,连服3日。功效:补血养心敛汗。禁忌: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桂莲枣仁粥(1人份量)材料:桂圆肉10g ,莲子10g,酸枣仁 ( 捣碎 ) 5g ,红枣3枚,大米50g 。做法:将材料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即可。服法: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食,连服3日,以观其效。功效:益气养心,补血安神敛汗。禁忌:痰湿停滞,阴虚火旺者,胃痛者忌服。
以上食疗大病、久病、老人、孕妇和小孩服用前应咨询合资格的注册中医师。若3日后情况仍未改善,可配合内服中药和针灸调理。”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