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跨境恒常互助机制未成事 据悉涉法规问题仍待落实时机
一名37岁男病人危殆急需换肝,医管局除了在香港寻找合适肝脏,准备通过港府向内地寻求协助,回顾前年急性心衰竭女婴芷希接受深圳跨境捐赠心脏作移植,成首位在香港移植内地居民器官的病人,港府希望籍个案探讨设立两地器官互助机制,并期望去年内落实与内地的跨境器官移植恒常机制。
不过,两地器官互助机制至今仍未成事,据了解,由于相关机制涉及多项法规问题,建立恒常机制机制现时或已非首要任务,但如医管局见到本港有有需要的病人时仍可按个案向内地寻求协助。香港器官捐赠行动组召集人、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表示,认为最终没有机制“是唔系几好嘅消息”,因有机制总好过每次“特事特办”。
女婴芷希成首位在香港移植内地居民器官病人
女婴芷希在2022年底接受深圳跨境捐赠心脏作移植后,牵起社会对成立两地器官互助机制讨论。卢宠茂多次表示,希望籍个案探讨设立两地器官互助机制,即当两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当地本地没有合适病人接受,便可跨境配对。
港府曾称期望今年内落实两地器官互助机制
去年亦多次到访北京和广东省,就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及其他卫生议题跟有关部委讨论。他亦在去年中指出,期望今年内落实内地的两地器官互助机制,让更多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可获重生的机会。
机制仍未成事 港府仍可按个案需要向内地寻求协助
不过,两地器官互助机制至今仍未成事,据了解,由于相关机制涉及多项法规问题,故建立机制现时已非首要任务,但如医管局见到本港有有需要的病人时仍可按个案向内地寻求协助。翻查资料,医管局今为病人作出的求肝呼吁,就有提到已准备通过港府向内地寻求协助。另据悉,政府认为落实推出机制需要一个较好的时机,如需要累积更多跨境器官互助的个案,否则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周嘉欢:有机制总比“特事特办”具效率
香港器官捐赠行动组召集人、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表示,如果属实没有机制“是唔系几好嘅消息”,因有机制总好过每次“特事特办”。她续指,如没有机制就取决于主诊医生的决定,“决定咗又要问医院、再问(医管局)总部,然后再问政府”,涉及太多行政程序会拖慢进度。
林哲玄倡先设名单 列有特别需要病人 及早向内地求助
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建议,比起现时每次医管局就每个求助个案再去向内地请求,可以在问过病人及家属意见后成立名单交予内地,当中可能包括较难找到有合适器官捐助的个案,如需要的器官形状太小、有特定免疫组织需求或血型等,以及早向内地求助。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凯欣表示,政府有责任交代现时两地器官互助机制的最新进展,如未有机制亦需向市民说清楚个案需符合什么条件,医管局或政府会就个案向内地求助。
医务卫生局称正拟议相关运作细节
医务卫生局回应指,当局以2022年首次跨境器官成功经验(芷希个案)为基础,正持续积极地与内地有关单位探讨恒常化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并正拟议相关运作细节,包括确立一致的技术层面要求、准则及流程,确保捐赠器官能安全、合法、公平、公正地应用于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推动恒常化过程中会续为有紧急需要病人寻求国家协助
医务卫生局称,在推动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恒常化的过程中,会继续为有紧急需要的病人寻求国家协助,而处理有关个案的经验亦会成为制定上述运作安排的蓝本并为有关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般而言,医疗团队会评估病人的临床情况,如病人的临床情况非常紧急,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移植手术,医管局便会在获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将病人的临床情况及医疗团队的评估等通知医务卫生局,再转交内地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