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Show熄机・一】节目硬销、无限loop致死 学者︰近20年不变
“陪伴”巴士乘客十多年的RoadShow播放至本月(6月)30日后“熄机”,变成“No Show”,7月1日起九巴车厢内的显示屏幕将会主要用作提供乘客资讯。《香港01》推出RoadShow熄机系列报道,回顾RoadShow历年发展、九巴如何玩弄财技将赚取丰厚利润的RoadShow分柝上市等。
第一集剖析一度“雄霸”巴士平台的RoadShow,如何由盛转衰。有学者分析四大死因,指出RoadShow推出初期节目较多元化,亦有标志性主持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如今已经沦为“不断重复,(节目)一模一样”,欠缺娱乐性。
九巴母公司载通国际在2000开始发展RoadShow,翌年更成功上市,之后业务拓展至新巴、城巴,“雄霸”巴士播放平台。九巴引入RoadShow初期,其节目较多元化,自家制节目“RoadShow红人馆”、介绍手机铃声排行榜等、甚至是和其他机构合作拍摄的节目均深入民心,亦令主持梁慧恩(Viann)、官恩娜等成功“入屋”。
不过近年其制作节目数量持续萎缩,不少都恍如“植入式”广告,加上智能手机兴起令市民在车上娱乐选择增加,RoadShow可谓长期挨打。
近年节目被批亲政府
另外,RoadShow近年制作的时事节目均被批评俨如政府“新闻处”节目,意见一面倒。例如“司局长逐个触”以政府高官的日常生活为主题,“软销”政策,引起不少批评,至于论政节目《RoadShow开讲》邀请的嘉宾大部分立场亲建制,主持卢瑞盛的表现亦遭非议。
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认为,RoadShow平台本来有优势,“乘客在车上都会被吸引,总会看两眼”,但因节目日渐单一,内容重复,渐渐步向衰落。
不停重播
梁丽娟指,RoadShow节目全部都是录播,如乘客乘搭长途车,或每日搭车,都会遇上重复节目。她认为乘客“初时可能唔觉,但当节目不断重复,一模一样”,难免令人生厌。她又指,近年RoadShow制作的节目不少都是广告性质较重,“无乜娱乐性”,更加容易惹人反感。
节目模式一成不变
RoadShow推出初期,节目比较多元化,既有电影介绍、音乐排行榜等节目,亦会和其他机构如天文台合作制作《救亡16度》纪录片,内容亦和电视广播有分别。梁丽娟认为,其节目模式一直未见大改变,“讲紧系差不多20年”,加上受每节长度、制作经费等因素限制,观众新鲜感下降之后,难以再产生兴趣。
欠标志性人物
梁丽娟认为,过往RoadhShow主持人比较容易被人记得,“一来是节目质素比较高,加上当时主持形象比较鲜明”,加上RoadShow包揽九巴、新巴、城巴,几乎“一搭巴士就见到(主持)”。不过,近年市民对主持印象较模糊,亦令市民对RoadShow的形象进一步下降。
手机竞争
现时市民个个手握智能手机,随时可上网、玩游戏、煲剧自娱,情况和RoadShow刚刚推出时的情况差天共地。梁丽娟指,当年乘客无论有意无意都会看看车上屏幕,但随智能手机普及,市民不再依赖RoadhShow接收资讯,重要性大大减低。
声浪投诉萦绕不去 试过平均一日一投诉
RoadShow自推出以来,一直有市民反映其声浪过大,对乘客造成滋扰。更有人成立“宁销行动”,希望把RoadShow音量收细,或成立静音区。根据运输署提供数字,关于巴士上视听广播系统音量的投诉数字亦不少,2014年高达528宗、即每日平均1.4宗投诉;2015年及2016年分别有368宗及310宗。至于今年截至5月,则有79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