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协作治疗扩至26间公院 全年服务3万人次 中风病人获针灸
继早前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癌症治疗,医管局公布,今年首季已将中西医协作治疗由原有八间指定公立医院推展至 26 间,全面涵盖七个医院联网的急症/复康医院,合共 53 个指定服务点。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中医)黄巧云表示,预料扩展服务后未来全年可服务3万人次,而年内亦会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老年退化性疾病及呼吸科疾病。
有中医师提到,有病人因没有八达通未能付款致不能接受治疗。被问到因无八达通不能接受治疗是否不理想,黄巧云表示,付款方式由十八区中医教研中心负责,但同意医管局未来可以探讨更多电子付款方式。
医管局早前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癌症治疗,局方今(14日)召开记者会时交代中西医协作最新发展,提到今年首季已将中西医协作治疗由原有八间指定公立医院推展至 26 间,全面涵盖七个医院联网的急症/复康医院,合共 53 个指定服务点。
一成中风住院病人接受中医治疗
伊院最近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中风病人,中风服务中央委员会主席、伊院内科部门主管方荣志表示,在去年11月医院引入中西医协作治疗至中风病人,现时每月平均转介有30人参与,当中有18名病人接受治疗,占中风住院病人约一成。他解释,其余病人主要因为情况不合适而未能接受治疗,另亦有病人因为怕痛,或自觉情况不差拒绝接受中医治疗。
他引述病人反映指,很高兴可以及早接受中医治疗,因做针灸往往是“愈早开始愈好”。他形容为中风病人可以接受中医治疗,是中医、西医及病人的“三赢局面”。
他表示,只要病人在过去24小时情况稳定及血压平稳,而病人又同意下即可以接受治疗。有参与计划的博爱医院-浸大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高级医师邱建忠补充,当接受病人时中医亦会先翻查病人的病历以制定相关治疗,当中主要透过针灸治疗为主,而在针灸期间会一直有病人助理观察情况。他续指,相关治疗过后,亦会将相关资料填在病人的病历内,以助西医了解。
有指无八达通不能看诊 医管局:会探讨更多电子付款方式
他又提到,由于伊院为急症医院,病人流转速度快,部分病人因没有八达通未能付款致不能接受治疗,“叫屋企人听日拎过嚟𠮶阵,佢已病情好转,转咗院。”被问到因无八达通不能接受治疗是否不理想,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中医)黄巧云补充,付款方式由十八区中医教研中心负责,但同意医管局未来会探讨更多电子付款方式。
黄巧云又提到,去年九月玛嘉烈及屯门医院的癌症治疗先导计划至今已服务400人次,反应正面,有信心一年后可整合数据扩展至其他服务点。
对于医管局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26间医院,她预料扩展服务点后未来全年可服务30,000人次,而年内亦会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至老年退化性疾病及呼吸科疾病。她补充,医管局扩展中西医协作治疗并非缓慢,而是希望先扩展服务点,才探讨扩展疾病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