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常!疫后持牌食肆数目升跌一文看清 食肆收益数量指数升定跌?
近年不少食肆不敌疫情而结业,虽然统计处最新按季食肆收入调查显示,2023年本港食肆收益数量指数回升,但其中未有涵盖结业食肆数据,究竟实际情况是否好转?疫情对饮食业的影响仍否持续?本文透过食肆牌照登记资料,尝试推算疫情期间开业和结业食肆数目,一一看清近年香港饮食界市况。
根据食物环境卫生署,截至2023年10月23日,现有约1.7万间持牌食肆,包括约1.3万间普通食肆、4,429间小食食肆及5间水上食肆。收入方面,统计处2023年第2季报告指,食肆收益数量指数为117.2,相比2019年第2季134.5点,虽然未完全回复疫前水平,但亦回复约八成七。
单看登记牌照资料,本港食肆数量持续上升,现时总持牌食肆数量较2020年增约一成。不过,若对比过往食肆牌照公开资料,选取同时不再登记的食肆牌照号码及地址,2021年下半年至今,推算平均每半年有约800间食肆结业,同期有约1,000间食肆开业。可见疫情后期开业餐厅增加,同时结业的亦不少。
推算开业结业餐厅数字 北区及沙田多新登记食肆
按地区比较,由2021年下半年至今,北区及沙田开张食肆占总数量百分比最多,现时登记食肆中,分别有25%及23%属这段时间新登记。至于结业食肆则以港岛占比最高,依次是湾仔、南区和中西区,东区亦排行第五。
2021年下半年至今开业的连锁式集团经营分店达1至24间不等,最多的包括谭仔三哥米线、谭仔云南米线、牛奶冰室、烧肉LIKE香港等。
近两年半结束登记的食肆有逾2,000多间,扣除期间开业的同名食肆,即例如连锁餐厅搬舖情况,推算真正结业食肆达1,700间。其中347间属连锁,包括集团式经营和拥多于一间分店的小店,涉及约120个品牌。
以上开业及结业统计属推算数字,只能显示部分情况,源于未能包括食肆同时更换食肆牌照号码及地址,或完全排除食肆搬舖易手等情况,以Openrice 2023年5月至9月市场洞察统计为例,每月开业和结业食肆平均已达451和467间,相信实际较上文推算数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