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委会选举|分析商界势力版图变化 新制度下影响力大减
撰文: 凌素研
出版:更新:
商界在选举委员会占300席位,甚具影响力,各大财团每届均会派人出选抢占席位,投票取向足以左右大局。
2016年选委会选举中,单单是长和系、新世界、会德丰、新鸿基及恒基五大地产集团,便稳占至少41席,长和主席李嘉诚、会德丰主席吴光正、新世界集团主席郑家纯、恒基主席李兆基等人均跻身选委。
选举制度改革后,第一界别“工商、金融界”维持300人,但整体选委人数增,令商界席位由以往占25%减少至20%,影响力有所下降。
回顾2016年选委会选举,长和李嘉诚家族背景者有10人参选;新世界集团、会德丰、新鸿基地产各有9人具上述财团背景,另有6人具恒基背景。最终有长和系、新鸿基、会德丰背景候选人中,分别都有9人当选,新世界集团和恒基兆业则分别有8名及6名相关背景的人士当选选委。41人中,有超过半数、23人为自动当选,包括李嘉诚、吴光正、郑家纯及李兆基等。
各大家族中,也有人凭其政界背景成为选委,例如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李兆基长子李家杰、以及吴光正、郑家纯均循政协届别成为选委。
商界势力“明升暗降”
选举制度改革后,第一界别“工商、金融界”仍然为持300人,但整体选委由1,200人增加至1,500人,换言之,商界选委比重由25%降至20%。具体至界别分组,“商界”分组由两组增至三组,但新增的“商界(第三)”其实是原来的界别“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再看席位数目,“商界(第一)”和“商界(第一)”的席位分别都由18个减至17个。两个界别的选委分别由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成员以团体票选出。
2017年特首选举,五大家族中,包括李兆基、郑家纯、吴光正等“父子兵”当时都表明支提林郑月娥,本港首富李嘉诚当时没有公开表明支持哪一个特首候选人,而其子李泽钜、李泽楷均表明支持林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