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九成受访者倾向网约车不设数量限制 赞同市场调节
香港网约车合法化的讨论已持续多时,政府计划今年内就规管网约车制定立法框架,其中应否对网约车数量设限等细节备受市民关注。“01研数所”早前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市民大众对网约车合法化的需求和看法。
就规管细节方向,受访者最重视“清楚列明收费,防止滥收车资”(25.9%)、“服务质素监管及支援”(19.7%)及认为“所有行程须有保险保障”(17.6%)为先决考虑,仅4.7%受访者表示控制网约车供应是规管重点。就网约车数量意见上,调查结果显示,多达九成受访者认为网约车数量毋须设限,并赞同数量应由市场调节。
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的士车队不能取代网约车服务,或者视两者为互补关系,两个选项合计占近75%;另外,只有不足三成受访者认同的士车队制度有助改善的士服务质素。
调查于2025年6月17至23日透过《香港01》手机应用程式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成功收集1,012份回应。结果显示,近半数(48.1%)受访者均支持立法规管网约车,持中立和反对看法者则分别占约41%及11%。
九成受访者倾向网约车不设数量限制 赞同市场调节
若设限则应维持或高于现有数量
在不同规管方向之中,是否限制网约车数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有意见认为应控制网约车数量,但也有分析指网约车数量应由市场按供求自然调节,无需要硬性规定数目上限。
当问及如若必须要为网约车数量设上限,相关车辆数目上限应为多少时,合计有多达九成受访者认为网约车数量毋须设限,即使设限,数量亦应该多于或至少与现时相同。六成(60.7%)受访者同意让市场自然调节,毋须为网约车数量设上限;另有19.1%表示数量应与现有网约车辆数量相同,10.1%表示数量应多于现时水平。
受访者重视收费透明、服务质素 控制网约车数量非重点
调查亦问及受访者对各项潜在规管细节的看法,只有4.7%认为“控制网约车供应数量,避免交通挤塞”是最重要一项。
相比之下,调查反映受访者更重视网约车服务质素及安全。在问及在规管网约车时最为重要的因素,受访者视“清楚列明收费,防止滥收车资”(25.9%) 最为重要,其次为“服务质素监管及支援”(19.7%),正对应2024年运输署所接获最常见两类的士投诉——“举止无礼”及“滥收车资”,反映不少乘客优先考虑网约车能否提供良好服务及合理车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有17.6%受访者认为“所有行程须有保险保障”最为重要,反映乘客重视网约车服务能否提供足够保障,符合规管重点中要求网约平台确保车辆具备完善保险保障。
半数人指的士不能取代网约车服务 两成人表示两者属互补关系
为提升的士服务质素,政府推出的士车队制度,5支的士车队将于7月内陆续投入运作。当被问到网约车及的士两者定位时,有多达53%受访者认为的士和的士车队均不能够取代网约车,并且有21.8%认同的士、的士车队及网约车属互补关系,合计逾7成受访者认为的士车队及的士不能完全取代网约车服务。
对于的士车队能否改善的士服务质素,调查中只有27%受访者认同做法有助改善现况,相反有近半人认为做法帮助不大或完全没有帮助。
调查亦显示,74.8%受访者曾使用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包括的士、网约车),当中25至34岁、35至44岁受访者曾使用比例更高达八成,而即使是65岁或以上的年长受访者,点对点交通服务使用率亦达47.4%。网约车服务需求方面,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均较看重收费透明和服务质素,至于预约方便、可随时召车及车辆供应量充足也是不少人的主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