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固有形象】Barbie男友Ken大变身 宣扬多元文化种族身分
如果你是个女生,小时候收到一、两个Barbie玩偶似乎是“指定动作”,拥有白皮肤、39-18-33身形的Barbie和高大威猛的Ken是否你儿时对完美情侣的印象?Barbie和Ken其实不只是大家的玩伴,更有机会潜移默化影响小朋友对“美”和多样性等社会标准的定型。廿一世纪,共融才是应有的社会态度,因此,继2015年Barbie系列大变身后,她的男朋友Ken也刚刚完成“大改造”,由一个白马王子形象增加到十五个白马王子的选择!
Barbie和Ken:理想vs现实
Barbie和Ken好像就是社会标准的完美化身:白皮肤、标致五官、甜美笑容、模特儿身形、最新最美的衣服、“住洋楼养番狗”,看看《反斗奇兵3》内Ken的衣柜就知道了!他们成为不少小女孩梦寐以求的角色,而Barbie和Ken虽然不是危险人物,但他们的杀伤力则来自有机会会潜移默化小朋友对“美”、肤色等社会基准的定型。早几年亦不断有媒体报导如果把Barbie的身形放在现实中到底有多超现实(她的18吋的腰围只能够容纳半个肝脏和数吋长的肠道)。随着社会上对多元和共融的呼声愈来愈高,Barbie于2015年亦响应这个运会社动,不再只得一种身形和肤色。来到2017年,Ken也终于加入多元的行列,白马王子不再只得白皮肤,他也可以拥有不同的肤色、职业及性格!
Ken:不再只是花瓶
Ken玩偶给人的感觉大多是“Barbie的男朋友”,担当着一个玩具界的花瓶的角色,受到的注意好像一向也比Barbie低。但来到2017年,为响应社会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Mattel为Fashionista系列推出了一共十五款的全新Ken造型玩偶,选择包括三种不同身形、七种肤色及九种发型设计;加上配合不同的穿衣配搭,网民亦形容Ken好像拥有不同的性格:戴眼镜的比较nerdy、头上顶着个“man bun”的则是阳光型男生。
Mattel发言人Lisa McKnight亦表示,增加玩偶选择是为了重新定义新世代的Barbie和Ken的样子,而新的Ken玩偶可以让小朋友个人化Ken在他们的世界中担当什么的角色;而高级设计师Robert Best亦提到“文化共融是社会的新风向,所以有需要去代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
Barbie:美不只得一种
其实早于2016年头,Barbie也曾推出一系列的大改造,除了一向大家常见的Barbie款式,亦新增了三种不同的身形:curvy、tall和petite,她们亦拥有七个不同肤色及各种头发物料。Barbie和Ken的这两次改造是Mattel公司一个名为“Project Dawn”计划的结果,除了研究有玩具系列可以加入什么元素,玩具系列的命名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例如Barbie的身形是“curvy”而不是“plus-size”,她只是拥有比较丰腴的身形,而并非相对“苗条”身形要穿“大码”的女生定型;而Ken的系列则是“broad”而非“husky”的六块腹肌“标准”身形。美国TIME杂志似乎也承认Barbie对新世代美学的影响力,因此特地以一个身形丰满、有小肚腩的Barbie于2016年1月成为当时的封面模特儿。
不只是外观上的makeover:背后的文化意义
Barbie和Ken是美国玩具公司Mattel的产品,而这个玩具制造商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年龄介乎三至十岁的美国女生中,约有90%拥有至少一个Barbie玩偶。出生于1959年,Barbie自此就成为不少女生的玩伴,而她的男朋友Ken也于1961年面世,成为完美伴侣的化身。唯近年Barbie的销售率每况愈下,社会上亦有担心指Barbie和Ken不单止是玩具,而会默默地影响小朋友的价值观,成为对下一代的美学教育。Barbie和Ken的新造型不只是在于外观上的改变,背后的影响对小朋友可以很深远,一来针对“white privilege”的态度,告诉世界玩具不应只用白人为代表;二来告诉小朋友这世界不应只有一种ideal,不论在文化、种族、性格、美学等方面,这世界可以容下多点的包融和多样性。
以下就来看看1961年Barbie和Ken第一次相遇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