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good也要Feel good!公平贸易时尚网店 夏日限定Pop up

撰文: 江旻蔚
出版:更新:

2016年尾,绿色和平(Greenpeace)针对香港人的时装消费文化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每人每年平均会花一万元在衣饰上,即是二百五十亿的总和,当中更有价值四百万的衣服是买完没有穿过的。时装界对环境的伤害甚大,制造、运输等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fast fashion潮流更加剧了这个现象;环境恶劣的厂房及不公平对待工人的惨痛情况,平价时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令这个恶性循环更严重。难道,喜爱fashion有错吗?对于这个问题,会有解决办法吗?2012年时,有两位女生因为对于fast fashion的厌倦,成立了一家只售公平贸易的网上商店:A Boy Named Sue。而这个夏天,大家终于可以亲身见到她们,在逛逛她们为Summer POP up store的特选衣物之余,也跟她们交流对绿色时装(eco-fashion)的看法。

坦白说,有时也会因为喜欢时装而感到一点的内疚;时装变得太快,这季流行的,到下年已经不会想再穿。就算明知时装流行复古,但难道又可以把衣服留在衣柜放个十年等它重出江湖吗?所以,买衣服的时候就要更有意识地去买,要知道我们在买什么、因为什么而买,更理想的当然是多了解所买的品牌的故事及营商手法,选一些以“公平贸易”营运的良心品牌。

(sassyhongkong.com)

当年,两位妈妈诞下了Sue……

Sam形容fast fashion为“dirty fashion business”也未必无因,一来时装产业的确在不断制造污染物,二来这个行业对工人来说也有黑暗的一面。2012年时,Sam和Tania在谈及黑间时装的问题后,决意要为绿色时装界出一分力,因此而成立了网上eco商店:A Boy Named Sue,专门搜罗世界各地以公平贸易或环保制作的设计品牌,在商店出售,也让更多香港人认识绿色生活是什么的一回事。

Instagram @aboynamedsueshop

A Boy Named Sue的理念很直接:cool clothes with a conscience,有良心又好看的衣物。虽然发展至今,商店所售的已不再只有衣物,范围更扩大至首饰、生活用品、杂志、家具、童装,只要是“以正义而造的美丽之物”,不论来自世界任何角落,都可在这家良心小店内找到。

这个夏天,A Boy Named Sue终于可以跟大家亲身见面。由6月12至27日,大家可以到中环威灵顿街50号参观Summer POP up store,而这次Sam和Tania更为大家带来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越南及本土的设计品牌;以下先来预览一下其中几个品牌:

1)PI'A|以首饰为女性赋权

PI'A创办人Priscilla I’Anson是一个以香港为基地的时尚blogger,身心流着澳大利亚和台湾的血,难怪崇尚自然得来又如此有创意。品牌以“empowerment”为中心,希望透过所设计的衣服给予女性更多的自信、更大的力量。现代化的经典穿衣之道,就是品牌的设计概念。

2)niin|纯天然美学

天然、upcycling、创意、美学,这些全都在NIIN的字典中找到。首饰以天然材料制成,以独特设计带出材料的自然美,亦将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发挥它最灿烂的一面。

3)City Goats|植物染料呵护敏感肌

小朋友的肌肤是最敏感的,需要好好呵护,在最健康的环境下才可茁壮成长;其实地球也一样,需要我们悉心的照料,也要好好珍惜,这不只限于地球资源,也包括要好好爱惜这蓝星上的每一个人,否则一天蓝星变成灰星的话,我们就后悔莫及了。City Goats的衣物以植物为染料制成的衣物,适合小朋友之余,更在美学、人权和自然中取得最纯洁的平衡。

(Instagram @aboynamedsueshop)

“绿色运动不应只是个潮流,时装本就应当如此。”这是A Boy Named Sue的创办人之一Sam在介绍品牌时所说的。对环境、对其他人类负责任是我们的本份,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自己的选择更有意识,更要从小细节著手,就可以慢慢养成绿色生活的好习惯。

A Boy name Sue | Summer POP up store

日期:2017年6月12至27日地址:中环威灵顿街50号时间:每日中午12时至晚上8时(6月12日开放时间为下午2时)